紫河商路的晨光刚漫过阿姆河,一支由十辆马车组成的队伍就踏着晨露前行——
车身上没挂玄甲军团的旗帜,反而印着“大秦农科”的麦穗纹,
车厢里装着巧成城的铸铁锅、天驷城的彩布,还有老吴医官队特制的青蒿药膏。
陈农官坐在最前面的马车上,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图纸,
上面画着一种颗粒饱满的麦子,是英布从安息俘虏口中听说的“波斯麦”,
据说能在石缝里生长,耐寒耐旱,产量比大秦的粟米高两倍。
“陈大人,前面就是安息的‘赫拉特城’,巴伦先生说在城门口等咱们。”
车夫老李勒住马,指着远处土黄色的城墙,
“钟离昧将军的护航队就在后面,您放心,黑沙盗早被清干净了。”
陈农官点点头,掀开马车帘——他今年五十多岁,
头发已有些花白,却总爱背着个装满农书的布包,走哪都带着小铲子,
连去年在润疆试种耐寒麦时,都亲自蹲在田里拔草。
这次赴安息寻种,是赢欣公子亲自托付的:
“北境冻土、润疆沙地,都缺耐造的粮种,
波斯麦要是真能种成,二五计的‘粮安’就稳了一半。”
刚到城门口,一个裹着波斯锦袍的身影就跑了过来,
正是安息商人巴伦,手里还提着个装满香料的布包:
“陈大人!
可算等着您了!
俺跟赫拉特的农夫说好了,他们的波斯麦刚收完,还留着最好的种子!”
陈农官赶紧下车,握住巴伦的手:
“巴伦先生,麻烦你了!
这波斯麦要是能带回大秦,润疆的农夫就不用再怕旱灾,
北境的丁零人也能多收些粮。”
巴伦笑着摆手:
“您客气!
去年大秦军团护俺们商队平安到波斯湾,这点忙算啥?
不过……赫拉特的贵族曼苏尔,也想要这波斯麦种子,还说要跟您‘公平竞争’呢。”
一、赫拉特田埂:见麦识种,农夫诉特性
跟着巴伦走进赫拉特城郊的麦田,陈农官立刻被田里的景象吸引——
收割后的麦茬比大秦的粟米秸秆粗一倍,散落的麦粒饱满得像小石子,
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农夫正蹲在田里,捡拾遗漏的麦穗。
“这就是波斯麦?”
陈农官蹲下身,捡起一粒麦粒,放在嘴里咬了咬,
口感比粟米更筋道,“麦粒这么饱满,一亩能收多少?”
领头的农夫叫哈桑,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闻言笑着说:
“好年景能收五石!
就是天旱、天冷也不怕——去年冬天赫拉特下了三尺雪,这麦子开春照样发芽;
夏天三个月没下雨,也没旱死,比咱们种的大麦强十倍!”
陈农官眼睛一亮,从布包里掏出小铲子,挖了一块田里的土:
“这土是沙质的?跟润疆的土差不多啊!”
“可不是嘛!”
哈桑指着远处的沙丘,“那边的石缝里都能种,就是产量少点,也能收两石。
俺们安息人,全靠这麦子过活,贵族都抢着要好种子呢。”
正说着,一阵马蹄声传来,十几个穿着丝绸长袍的人簇拥着一个留着卷发的贵族过来,
正是曼苏尔,手里拿着一把镶嵌宝石的弯刀,语气傲慢:
“哈桑,这秦人来抢你的种子?
你忘了去年是谁给你送的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