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兵行险着

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1668 字 14天前

问题是很多时候,边军也不知道该要多少。

就说南关这次,山林那么大,多年来,具体有多少部落,多少人口,一概不知,连一个预估的数字都没有,光知道好多部落结盟了,光知道很有可能是前朝开朝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叩关,用多少人,多少粮草,两眼一抹黑。

那南军怎么办,只能往多了要,做最坏的打算。

可地方官府不干,这些和当地世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世家不干。

要官粮也就算了,那是官府的事,但官府管本地大户要私粮的话,那就和他们有关系了。

首先,南军要过去之后,就算用不了那么多,也不会还,过来要就一句话,要还,叫你妈来还,所以得找朝廷要。

朝廷呢,得核验,得对账,往往闹到最后,就这么欠下了,一日拖一日,一年拖一年,还没利息,谁愿意干。

其次,很多官府和世家吃过亏,除了殄虏营外,前朝还有其他人造过反,也是利用这个制度要粮,要青壮民夫。

乱是平了,那些送粮送人送物资的官府和世家,倒了血霉。

闹到了现在,就出现这种情况了。

官府,不想给,又必须给。

给多了吧,百姓要闹。

给少了吧,南军会甩锅,说打不了胜仗是他们补给不到位。

有粮的各家府邸,更为难。

官府给多给少,那是国朝内部的事。

他们给多给少,那是掉脑袋的事。

给多,万一人家造反呢。

给少,说你延误军机。

至于什么南军的信誉,宫万钧的人品,世家不信这个,前朝那会,南军副帅还是南地家喻户晓的诚实老郎君呢,最后不一样造反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说,造反这种事真的挺坑的,都过去快二十年了,还影响着无数人,祸害着无数人。

唐云听的太阳穴都隐隐作痛了,看向马骉,马骉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看向牛犇,牛犇双眼望天,他只管杀人。

看向阿虎,阿虎无声叹息。

“就是说,现在想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敕,朝廷发来的敕,强制要求官府开官粮粮仓,强制要求官府说服有粮的府邸和世家送粮过来。”

唐云揉着眉头,苦笑连连。

老宫头都当了这么多年大帅了,还是没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初来乍到,连六大营营地具体在哪都没搞明白呢,岂能三两日就能解决。

再次看向牛犇,唐云问道:“那陛下能敕一下吗,不用敕的太狠,稍微敕点就行,多少敕点。”

牛犇苦笑了一声,随即看向赵菁承:“你先滚出去。”

“好嘞。”

赵菁承撒腿跑了后,牛犇这才说道:“除非先知晓异族大军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