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士,将帅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普遍认知,所谓死士就是穿着一身夜行衣,蒙着面,暗夜常伴,死亡随行。
实则不然,所谓的死士,有从小培养的,但又不止是从小培养的,有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业务水平极不熟练,出来杀人就靠一个莽字,有去无回。
要问什么时候死士最多,乱世的时候。
前朝末期就基本上是在乱世的边缘试探了,史书上一笔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短短八个字,是几千条,几万条,几十万条,甚至上百万条生灵。
乱世之中,旱灾、洪水、瘟疫、战乱,令不具备任何抗风险能力的百姓,平均年龄活不到三十五岁。
户籍制度卡的又特别死,逃慌、逃灾,可以,但不能逃的太远。
想跑,跑不了,原地站着,只能等死,会成为流民,会成为山匪,要是敢离开,跑的太远,抓着之后一律当逃奴处理,遇到了灾年的老百姓,能不能活下去,全靠运气。
也就是这个时候,这个阶段,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大量的死士。
那些年轻力壮的,学过一些本事的,有一身胆色和满膀子力气的,两膝跪在高门之前,为爹娘求一口吃的,为娃求一口稀粥,为媳妇儿求一间遮风挡雨的土房,自己的命,卖掉。
这些人其中不乏军伍,管事开条门缝儿,扔出一把单刀或是匕首,说出一个名字,一个地址。
抓了刀,记下名字,人走,妻儿老小留下。
十二时辰内,人回来,染血单刀插在腰间,手里抓着人头,府中推开门,走出管事,带着这人的妻儿老小离开安顿。
很多死士就是这么出来的,不养在府中,养在府外,养在城外,命早就卖掉了,看似自由,实则不自由,只有规定的日子才能见到妻儿老小,也不知亲族到底被安顿在了哪里。
直到有一天,管事再次出现,带着妻儿老小,妻儿老小手中有一张地契,一夜,或是一日,全家团聚,之后挥泪离别,阴阳两隔。
这就是大部分死士的归宿,最终的结局。
死士也没有那么多高来高去飞檐走壁,就是一把匕首踹在怀里,冲上去噗嗤噗嗤噗嗤噗嗤四刀,一刀心口、一刀腹部、一刀裆下,最后一刀留给自己,抹了咽喉。
这种事,需要胆气,破门灭家的百姓、没了爹娘的孤儿、大牢中的死囚、战场抓回来的战俘,什么人都有。
要说高大上的,也有,轩辕家就有。
时代侍奉轩辕家的家臣、门客,会多养一个儿子,从小习武,读书,要是容貌和直系子弟有三四分相似的,还可当替身挨刀,岁数大了,本领练成了,不抛头露面,离开府邸,月月给着钱,有了孩子,主家养,将来不做死士,做人,做人上人,遇了事,去杀人,在哪杀的人,在哪断掉线索,断不掉线索,就断了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