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帝临前线稳军心 谋定后动决胜负

临津江的波涛,裹挟着北方的寒意与硝烟的气息,汹涌南去。江北岸,帝国东征大军的营帐连绵如山,火把如星,肃杀之气弥漫夜空。南岸,日军的探照灯如同鬼眼,不时扫过黑黢黢的江面,零星冷枪划破寂静,预示着明日必将爆发的血战。

在这大战前的紧张氛围中,一则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帝国军中引起了巨大震动:皇帝陛下,御驾亲临前线!

数骑快马在精锐近卫军的簇拥下,悄然抵达中军大营。柏凌云并未身着龙袍衮服,而是一身与普通高级将领无异的戎装,外罩玄色大氅,风尘仆仆,眉宇间虽带着旅途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扫过营中诸将惊愕而又激动的面孔。紧随其侧的,还有手持最新测绘地图、负责记录圣谕与军情的柏凌川。

陛下!万岁!以柏凌岳为首的将领们纷纷躬身行礼,心中既感振奋又充满担忧。陛下万金之躯,亲临险地,若有闪失,何人能当?

都起来吧。战事要紧,不必拘礼。柏凌云声音平静,却自带威严,凌岳,战事如何?细说与朕听。

他又看了一眼柏凌川,凌川,仔细记录。

在中军大帐内,柏凌岳指着沙盘,详细汇报了当前态势:...倭寇败退至此,据临津江天险及南岸高地负隅顽抗。其工事连夜加固,火力配置不明,强渡恐伤亡甚巨。臣已命炮兵准备,工兵搜集渡河器材,决意明日凌晨发起强攻,毕其功于一役!

柏凌云凝视着沙盘上那道代表临津江的蓝色标记,以及南岸密密麻麻的日军防御标识,沉默了片刻。帐内鸦雀无声,所有将领都等待着皇帝的决断。柏凌川运笔如飞,记录着兄长的每一句话。

凌岳,柏凌云缓缓开口,并未直接评价进攻计划,朕知你求胜心切,欲一鼓作气,击溃顽敌。勇气可嘉。然,为将者,非惟勇也,更需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

他手指点向南岸日军阵地:我军新胜,士气正旺,然连续追击,将士疲惫否?弹药补给可充足?对南岸敌火力点,侦察可详尽?倭寇虽败,然困兽犹斗,兼有地利。我军若贸然强渡,即便成功,要流多少血?折多少帝国精锐?

一连串的问题,让原本充满战意的柏凌岳冷静下来,额头微微见汗。他专注于如何突破,确实对困难预估和细节把握有所疏漏。

陛下教训的是。是臣急躁了。只是恐时日迁延,倭寇援兵若至...

柏凌云走到帐外,望着对岸零星的火光,沉声道:朕此来,非为干涉你指挥,更非怯战。乃是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军将士:此战,帝国必胜!但胜利,要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朕要的是全胜,是歼灭,而不是惨胜!

他回身,目光灼灼:倭寇欲借天险消耗我军,待其国内援军。朕偏不让他如愿!朕不仅要渡江,还要让他这所谓天险,变成其坟场!待其援兵来时,只能为野津收尸!

皇帝的到来,如同给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注入了一股冷静而强大的力量。进攻计划被暂缓,取而代之的是更周密、更凶狠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