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爱琴海涛葬敌舰 三军合围君堡城

启元十九年七月,爱琴海的季风带着咸湿的水汽,吹拂着星罗棋布的岛屿,一场决定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东南翼格局的终极海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海域上演。

帝国西洋舰队提督李准站在旗舰号战列舰的舰桥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海平线,帝国舰队的主力——“广德”号战列舰、“扬威”、“飞霆”等数艘重型巡洋舰,以及如同群狼般伺机而动的驱逐舰、雷击舰支队,正以严整的队形破浪前行。更远处,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及其麾下舰只,也清晰可见,米字旗与帝国的赤龙旗在桅杆上并列飘扬,象征着此刻协约国阵营在此地的紧密联盟。

“提督,”通讯官的声音打破了舰桥上的寂静,“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坎贝尔中将信号:我部已完成左翼展开,随时可投入战斗。预祝贵军旗开得胜。”

李准微微颔首,目光依旧紧锁着远方的海平线,声音沉稳如磐石:“回复坎贝尔将军:帝国舰队将负责右翼突击,按预定计划,抢占T字头阵位,力求分割敌舰队形。愿此战,一举奠定地中海之乾坤。”

他深知此战关乎全局。若能在此歼灭或重创同盟国在地中海的海军主力,不仅能为正在向伊斯坦布尔推进的帝国陆军扫清海上障碍,彻底孤立奥斯曼残部,更能极大震慑摇摆中的巴尔干诸国,并为帝国未来可能深入欧洲腹地的战略投送打开海上门户。

几乎与此同时,在罗德岛以西约五十海里的预定伏击海域,同盟国联合舰队正陷入一种焦灼不安的等待。奥斯曼海军司令雷沙德帕夏,在旗舰“苏丹奥斯曼一世”号那略显陈旧的司令塔内,不停地踱步。

“意大利舰队到底什么时候能到?!”雷沙德帕夏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烦躁,问向身旁的德籍参谋长。

“将军,刚收到最新电报,‘维托里奥·维内托’号编队因锅炉故障,至少还需延迟六小时才能抵达战区。”

“那奥匈帝国的舰队呢?他们不是承诺要牵制一部分英国兵力吗?”

“很遗憾,将军。奥匈舰队主力被坎宁安将军率领的一支英国分舰队牢牢堵在亚得里亚海口,根本无法脱身。”

坏消息接踵而至,雷沙德帕夏的脸色变得铁青。他麾下的舰队,核心是几艘老旧的前无畏舰和防护巡巡洋舰,加上几艘德国援助的、性能尚可但数量稀少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无论是吨位、火力、航速还是舰艇的新旧程度,都与对面严阵以待的帝国西洋舰队相差甚远,甚至比英国地中海舰队也逊色不少。此战,凶多吉少。

就在此时,桅楼了望哨凄厉的警报声划破了压抑的宁静:“东方!发现大量烟柱!是敌舰队!”

上午九时十七分,两支代表着不同阵营、不同命运的庞大舰队,在罗德岛以东的广阔洋面上,正式进入彼此视距。刹那间,双方舰队几乎同时开始机动,试图抢占有利阵位。帝国舰队在李准的指挥下,果断右转,巨大的舰体在海面上划出白色的弧线,试图以战列舰的侧舷火力面对敌舰纵队,形成致命的“T字横头”优势。

雷沙德帕夏见状,心头一紧,嘶声下令:“全舰队左转!规避!不能让他们抢到T头!”

然而,帝国舰队的机动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料,加上同盟国舰队本身协调不畅,转向略显迟缓。

上午九时四十五分,决定性的时刻到来。“宣武”号前主炮塔那三根粗长的炮管,猛地喷吐出长达数十米的橘红色火焰和浓密硝烟,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要将天空撕裂。八门四百零六毫米巨炮的第一次齐射,沉重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划过近二十公里的距离,落在同盟国舰队前锋附近,激起数道堪比摩天大楼般巨大的白色水柱。

海战,瞬间进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