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启元二十年深秋,南欧战局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在持续半年的激烈交战后,帝国军队终于在南线取得突破性进展,彻底改变了南欧战场的战略态势。
十月的亚平宁半岛阴雨连绵,罗马城外已经变成了一片泥泞的战场。何雄将军站在前线指挥所内,通过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这座千年古都的城防体系。经过意军和德军数月的加固,罗马已经变成了一座拥有三道防线的巨型堡垒。
命令各部队严格执行围城计划。何雄对身边的参谋们说,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这座城市,同时要尽可能保护这座古都的历史遗产。
第五集团军采取了经典的围城战术。徐树铮的第十三军负责北面防线,万廷献的第十四军控制东线,唐在礼的第十五军则切断了罗马与第勒尼安海的联系。帝国工兵部队日夜不停地挖掘着纵横交错的堑壕体系,构筑了数十个炮兵阵地,一步步收紧对罗马的包围。
在罗马城内,局势日益严峻。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虽然仍在威尼斯宫坚持,但城内的储备粮已经开始见底。更严重的是,药品短缺导致伤寒等传染病开始蔓延。
陛下,城内的面粉储备只够维持五天了。首相忧心忡忡地报告,医院里已经挤满了伤员和病患,我们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
国王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长叹一声:难道千年罗马,就要在我的手中陷落吗?传令守军,务必坚持到最后一刻。
与此同时,帝国军的心理战也在持续进行。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传单被射入城内,用意大利语详细说明帝国军的优待政策。帝国军还特意在城外设立救助站,为逃出城的难民提供食物和医疗援助,这些消息通过逃难者传入城内,进一步动摇了守军的抵抗意志。
十月二十八日黎明时分,总攻的时刻终于到来。清晨五时三十分,何雄将军下达了总攻命令。帝国军五百门火炮同时开火,密集的炮火如同暴雨般倾泻在罗马的城防工事上。炮击持续了两个小时,重点打击了城墙薄弱段落和已知的防御据点。
炮火准备延长半小时。何雄在指挥所内沉着下令,告诉徐树铮,他的第十三军要率先打开突破口。工兵部队要确保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
在城东北的圣洛伦佐区,第十三军的工兵们在炮火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推进。工兵营长张志远亲自带领突击队,在护城河上成功架设了三座浮桥。
爆破组,上!张志远大声命令。工兵们携带炸药包,迅速冲向城墙根。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一段三十米长的城墙轰然倒塌。
冲锋!徐树铮将军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向突破口发起突击。帝国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缺口,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与此同时,万廷献的第十四军也在东南方向取得突破。装备着火焰喷射器的突击队,逐个清除意军据守的楼房。士兵们沿着街道推进,不时遭到来自屋顶和窗户的冷枪袭击。
注意敌军狙击手!连长李明大声提醒部下,二排占领左侧建筑物,三排负责右侧,逐屋清剿!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在意军司令部所在威尼斯宫附近,爆发了最为惨烈的巷战。意军精锐的圣马可团依托坚固的建筑物殊死抵抗,帝国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十月三十日清晨,帝国军已经推进到威尼斯宫广场。意军残部退守最后几个街区,做着徒劳的抵抗。何雄将军在观察所内注视着战况,决定发出最后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