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相逢辽西破敌

书接上回,却说公孙瓒兄弟两人率兵突围,哪知却正中丘力居下怀,被团团包围,陷入绝境,眼看就要不行了。

就在丘力居、蹋顿要下死手时,只见一道青白色的身影迅速闪过!

“休伤将军!寒风??!”只见一人白马银枪,冲至丘力居、蹋顿和公孙瓒、公孙越中间,汇聚风元素于朔风枪枪锋,速度极快,快速闪至丘力居、蹋顿两人身旁,迅速刺击两次,将两人招式打断。随后,那人将朔风枪横扫而过,将丘力居、蹋顿纷纷击退。之后,那人毫不犹豫,一枪向前重刺——

只见狂风大作,冰雪也随之起舞,将无数乌桓人冻成了冰雕。饶是丘力居、蹋顿,也没能占到便宜,连连后退。得亏有众多冰雕给他们做掩护,这才暂时缓了下来。

“将军,快走!”那人转头看向公孙瓒,大叫道,“有我在此,谁敢上前!”这时候,公孙瓒才认出这位威风凛凛的将领,大喜道:“严纲!你怎么来这里了!”众多汉军也缓缓抬起头来,眼中皆是惊喜。

严纲却道:“将军,现在没时间解释了!你们受伤了,快撤退!我带人断后!”

事情是这样的,严纲在公孙瓒、公孙越离开后,还是不放心,但也不敢违了将令,便命令手下严防死守,加大巡逻力度。

好巧不巧,有一队乌桓人奉命前来刺探管子城是否还有汉军驻守,严纲发现后,当机立断,率队出击,将他们的大部分人当场斩杀,并俘虏了剩下的乌桓人,严刑拷打,这才得知了他们的计划。

在得知公孙瓒两兄弟中计后,严纲冷汗直流。他立刻命令,将这些乌桓人当场斩杀,并命令部下单经率兵两千留守,自己率兵千人,前去救援公孙瓒兄弟。由于乌桓军大多被调去包围公孙瓒了,所以严纲一路上基本畅通无阻,这才顺利把公孙瓒兄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公孙瓒见状,又是惊喜,又是惭愧。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和公孙越现在都负了伤,完全帮不上忙,就赶紧走吧,不要辜负了严纲的一片好意,还给他添乱。于是,公孙瓒大叫道:“严纲,快点跟上来啊!”随后,就带着公孙越和少数下属,先行离开。

“想跑?门都没有!”被严纲击退后率先赶上前来的蹋顿见状大怒,“今天你们一个也跑不了!雷刃乱砍!”而后,蹋顿挥转雷狼刃,汇聚雷元素与刀锋之上,迅速跃至严纲上方,连续劈砍足足九次,逼得严纲步步后退。之后,蹋顿眼中紫光一闪,最后一刀挥砍而过,将严纲打退一丈多。

“哼!今天没时间和你纠缠!幽锋刺!”严纲却没心思和蹋顿斗武。只见他汇聚风元素于朔风枪之上,狂风再起,速度迅速得到提升。然后,严纲迅速闪现到了蹋顿的右侧面,挥枪一记重扫,将蹋顿打退。随后,严纲挥枪猛刺,旋风刮起,风雪大作!周围都被冰雪包裹,让人睁不开眼。

“花里胡哨!”丘力居也赶了过来,霜狼刀一劈地,大吼道,“狼神破!”而后,只见冰元素化为冰狼,呼啸一声,旋风被撕成两半,那漫天的冰雪就如同柳絮一般向下方缓缓坠落。乌桓大军的视线,这才清晰起来。

可这时候,只有一片狼藉,哪里还能见到汉军的踪影?连严纲都不见了,遑论公孙瓒两兄弟了。

“该死!竟然让他们跑了!”丘力居恨恨道,“要不是那个严纲出来碍事,我今日必取得公孙瓒首级,祭祀白狼神!”蹋顿则是出言道:“叔父,莫要懊恼。公孙瓒虽然未死,但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们除了管子城,无处可去。我们只需要继续包围管子城,公孙瓒一定撑不住。届时,不管是那严纲,还是公孙瓒,都将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说得好!还是蹋顿你聪明啊!”丘力居一拍大腿,笑道,“瞧我这脑袋,怎么想不到这个!走,我们赶紧追上公孙瓒,别让他逃出包围圈!”随后,丘力居、蹋顿整理队伍,迅速向管子城杀去。

另一边,严纲追上公孙瓒兄弟,和他们一起回到管子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和单经会合后,众人整顿部队,继续固守管子城。丘力居、蹋顿事后赶来,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强行攻城。可是公孙瓒、严纲等人亲自督战,汉军虽然缺衣少食,但是斗志昂扬,一次又一次打退了乌桓军的进攻。公孙越也在军医的治疗下,慢慢恢复。

就这样,攻守双方经过一番拉扯,又回到了初始状态,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能每天在管子城门附近大眼瞪小眼。

再说乾云率兵北上平叛,时值中平五年冬,幽州地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呼啸着掠过荒芜的田野和凋零的树林。天色灰蒙,压得极低,仿佛要将这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彻底吞噬。

简宇勒马驻足在一处高岗上,目光沉静地眺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幽州城墙。他身披玄色大氅,内着精铁铠甲,腰悬长剑,虽经长途跋涉,却不见丝毫疲态。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既有文士的睿智,又有武将的锐利。

小主,

“将军,前方十里便是幽州城了。”副将杨先打马上前,低声禀报。

简宇微微颔首,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他缓缓问道:“叛军情况如何?”

“据探马来报,张举、张纯率领叛军屯驻在蓟县,丘力居率领乌桓贼兵,已围困管子城月余。公孙瓒将军虽勇,奈何粮草将尽,恐难持久。”杨先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告诉简宇。

简宇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率大军从雒阳日夜兼程赶来,正是为了解幽州之围。然而叛军势大,乌桓骑兵骁勇善战,这一仗并不好打。

“传令下去,加速行军,务必在天黑前抵达幽州城。”

“诺!”杨先领命而去。

大军继续前行,马蹄踏碎冰雪,发出清脆的声响。简宇端坐马上,思绪却已飞向远方。他想起离京前灵帝那忧虑而又期待的眼神。黄巾、凉州之乱虽平,天下却未安宁。如今幽州又起叛乱,若不能迅速平定,恐酿成大患。

风雪愈来愈大,简宇却浑然不觉。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解幽州之围,救公孙瓒于危难,给乌桓人一个下马威,否则边境永无宁日。

黄昏时分,幽州城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城墙高大坚固,虽经战火,却依然巍然屹立。城头上旌旗招展,守军盔明甲亮,戒备森严。

得知简宇大军到来,幽州别驾刘虞亲自出城相迎。

刘虞年约四旬,面容清癯,须发已见斑白,但双目炯炯有神,举止从容不迫。他身着官服,外披貂裘,在一众属官的簇拥下迎上前来。

“简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刘虞拱手施礼,声音洪亮而温和。

简宇急忙下马还礼:“刘别驾客气了。宇奉命平叛,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

二人寒暄片刻,便一同入城。沿途百姓纷纷驻足观望,眼中既有好奇,也有期待。数月来,叛军围城,百姓生活困苦,如今朝廷援军到来,自是欢欣鼓舞。

入得州府,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热茶,驱散了旅途的寒意。

刘虞屏退左右,面色凝重起来:“简将军,如今叛军势大,乌桓骑兵尤为骁勇。公孙伯圭被困管子城,情况危急啊。”

简宇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口气:“别驾大人对此局势有何高见?”

刘虞沉吟片刻,道:“叛军虽众,却非铁板一块。张举、张纯皆野心之辈,乌桓人则多为利所驱。依愚之见,不宜强攻,当以诱降分化为主。若能许以利禄,晓以利害,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简宇点头表示赞同:“别驾大人所言极是。然则……”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起来,“乌桓人素来敬畏强者。若不能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即便为一时之利投降,日后也必反叛。若要分化瓦解叛军,必先展示我军实力,令其心生畏惧。”

刘虞抚须沉思,缓缓点头:“将军深谋远虑,老夫佩服。那么将军意欲何为?”

简宇放下茶盏,声音坚定:“救公孙瓒,扭转战局!管子城虽小,却是幽州门户。公孙伯圭虽败,其威犹在。若能救他出围,必能提振我军士气,震慑叛军。”

刘虞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将军英明。不过……”他略作迟疑,继续说道:“如今叛军围城甚严,强攻恐难奏效。”

简宇微微一笑:“强攻自然不可取,但可智取。我已有计策,只需一员猛将为先锋,先行破敌。”

刘虞闻言,忽然想起什么,抚掌笑道:“巧矣!老夫这里正有几位勇士,或可助将军一臂之力。”

简宇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哦?不知别驾所言何人?”

刘虞道:“乃是前任安喜县尉刘备及其两位结义兄弟——关羽、张飞。”

简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早已料到刘虞会推荐这三人。

“刘玄德?”简宇故作思考状,“可是那位在黄巾之乱中立下战功,却又鞭打督邮弃官而走的刘玄德?”

原来,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在简宇、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率军班师后,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大怒,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

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刘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刘恢见刘备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之后,张举、张纯叛乱,刘恢以书荐刘备见刘虞。刘虞大喜,令刘备为都尉,并打算在今天把他推荐给简宇。

刘虞叹道:“正是。玄德乃汉室宗亲,胸怀大志,奈何命运多舛。其与关、张二位义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忠义之心,实为难得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