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合作商议达共识

铁钉还嵌在桌角,地图上的三角、圆圈与横线清晰可见。艾琳没松手,指节因久握而泛白。她听见门外脚步声近了,是李三。

“东岭的赵老倌到了鹰嘴岩第三堆火旁,石沟屯的陈六和河湾寨的吴娘子也快进隘口。”李三站在门边说,气息平稳,显然一路无事。

艾琳点头,松开铁钉,转身走向墙边木架。登记簿挂在原位,她取下,翻到空白页,撕下一张,叠成四折塞进怀里。又从抽屉取出半截炭笔,吹掉浮灰,别在腰带上。

“屋里清过了吗?”她问。

“血迹全刮了,换了新草席。茶水烧着,干粮摆了三盘,碗筷按人数备齐。”

“好。你带两个人去接应,把他们引到议事屋前停下,我亲自迎。”

李三应声而去。艾琳走出门,天色尚早,村道上已有妇人扫净落叶,孩童被带往远处玩耍。火油棚封得严实,鼓台修整一新。她一步步走至议事屋前,站定。

不多时,三队人影出现在村口。李三走在前方,身后跟着一个驼背老者,耳侧缺了一块的男人,以及一名裹头巾的妇人。他们衣衫旧但整洁,肩头有尘土,脚上缠着布条防磨。

艾琳上前两步:“一路辛苦。屋子已备好,请进。”

老赵点点头,目光扫过屋檐下的鼓架,低声说了句“还算齐整”。陈六眼神不停打量四周,手始终按在腰间的短棍上。吴娘子没说话,只将背上的包袱往上提了提。

屋内,五人围坐一圈。粗茶倒入陶碗,热气微升。艾琳没先开口,等他们喝完半碗,才从怀中取出那张纸,摊在中央石台上。

“昨夜我们带回粮食铁料,也带回一条消息——南岭三日后至。”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小贵族不会罢休,他要的不是税,是杀鸡儆猴。”

老赵放下碗:“你们能挡一次,还能挡第二次?”

“单靠一村,挡不住。”艾琳答,“所以我们请你们来,不是求援,是商议共守之法。”

陈六冷笑:“共守?去年石沟屯遭流民抢粮,东岭不肯借半袋陈麦,如今倒想联手?”

“那是东岭自己也饿着。”老赵皱眉,“官府征七成,我们拿什么帮人?”

吴娘子终于开口:“河湾寨男丁死在矿上,剩下女人孩子,谁来护?若结盟,得先说清——危急时,弱者要不要救?”

屋内静了下来。

艾琳拿起炭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不夺粮**。接着写:**不分贵贱**。再写:**不弃弱小**。

她抬头:“这三条,是我提的‘三不原则’。山村愿带头遵守。若有违背,任由诸村问责。”

三人互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