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升到屋顶高度,艾琳站在村口石阶上,手里捏着那枚黑色锯齿纽扣。她没说话,只是把纽扣放在掌心,举到众人眼前。
“这是北坡河边捡的。”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楚,“不是我们的,也不是上次那些人用的东西。”
几个村民围过来,有人伸手想碰,被彼得拦下。“别动,留着做证。”
“敌人没走。”艾琳看着一圈脸,“他们换了办法,派人悄悄进来探路。可能已经看过我们的水渠、粮仓、药草库。现在我们每一步,他们都清楚。”
人群里有人低声嘀咕:“打了三回,他们死了那么多人,还能再来?”
艾琳听到了,没发火,只问:“王三家前天修墙时搬了多少石料?”
王三一愣:“十二块半。”
“赵婶家昨天省下的干粮存了多少斤?”
赵婶答:“三斤六两。”
艾琳点头:“这些事,外人不该知道。可要是有人知道了呢?要是明天他们就来断水、烧粮、堵住校场出口呢?”
没人再说话。
她把纽扣放进一个小布袋,交给彼得收好。“从今天起,全村进二级战备。晨会恢复,每天点名报情况。双岗轮值不变,加巡水源和野径交汇处。”
她转向猎户乙:“你带两人绕村走一圈,看到陌生脚印、折枝、烟痕,立刻回来报信。不准追,不准动手。”
又对赵婶说:“孩子统一在校场集合,送水送药由大人组队去。谁让孩子单独跑动,扣全家工分。”
命令一条条下去,有人皱眉,也有点头的。一个年轻男人小声抱怨:“仗打完了还这么紧绷,日子怎么过?”
艾琳听见了,走过去:“李根死的时候,肠子流在地上,他喊的是娘。你们记得吗?胜利不是靠松懈得来的,是靠一直盯着危险。”
她扫视一圈:“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防的时候。敌人已经在路上了,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下次来,照样无功而返。”
晨会散了,太阳爬得更高。艾琳回到地图棚,墙上炭笔图还挂着。她在水源标记旁画了个红圈,写下“重点防护”。
彼得跟进来:“人都安排下去了,但有些人觉得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