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刚磨好墨,艾琳笔尖悬在纸上,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亲卫低声禀报:“东谷、山道的使者到了,还有西林和北岭的也来了人。”
艾琳放下笔,整了整衣襟起身。她走出主厅,看见七名使者已站在广场上,有穿粗布斗篷的,也有披着皮毛短袍的。她迎上前去,一一招呼,请他们入厅。
厅内早已摆好长桌,桌上放着茶碗和干果。艾琳亲自提壶倒水,热气升腾。她坐下后开口:“前几日边界不太平,让大家担心了。现在事情过去了,我想当面说一声——我们不想要争斗,只想要安稳种地、好好过日子。”
东谷的小管事点头:“我们看到你们收容逃民,还分地给耕户,这做法站得住脚。”
山道的巡守头领也说:“避兽墙图纸我们带回去试了,确实有用。今天来,是想谈个长久办法。”
艾琳从案下取出两张羊皮纸,推到他们面前:“这是互不侵犯协议的草稿。我们承诺不开战端,也不抢你们的地。你们若愿意,我们可以每月开放一次盐铁交易,匠坊也可以派工匠帮你们加固围墙。”
两人传阅文书,片刻后点头。文书当场誊抄两份,加盖村印。东谷和山道的代表按下手印,协议成立。
其余几方使者看着,有人露出笑意,也有人低头不语。
北岭来的中年男子忽然问:“你们占了哈德森家的荒地,他没派人来讨?”
艾琳答:“那地多年荒废,无人耕种。我们开荒时没动他的宅子,也没伤他的人。小贵族已被送走,东西全还了。我们打的是想断我们生路的人,不是为了夺谁的权柄。”
那人没再说话,但眼神松动了些。
午后的阳光照进厅堂,尘粒在光里浮动。又有三批人陆续到来,都是周边小村落派来的联络者。艾琳一一接待,送茶递粮样,讲明耕作进度和库存余量。她拿出一张新绘的图卷铺在桌上:“这是新开垦的十亩熟地,目前已种下冬麦。伤亡保障、种子供给这些政策都已落实,欢迎更多人来种。”
一位来自西林的老者叹气:“我们那边也有流民,不敢收,怕惹祸。”
艾琳说:“我可以派人去教怎么建围栏、怎么轮作。只要不偷袭、不设卡,大家都能活得好。”
老者沉吟许久,终于答应派十人前来学习耕种技术。
晚宴开始前,艾琳发现一名随员始终坐在角落,不碰食物,也不参与交谈。他胸前挂着商队腰牌,却对市集规则问得太多,尤其关心弓手人数和夜巡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