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尚未大亮,海平面刚泛起鱼肚白,奕帆便叫醒了众人。
大家手脚麻利地收起帐篷,按照奕帆教导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神奇的建筑折叠成一个个小巧的包裹,交还给他。
看着这化神奇为平常的过程,众人又是一阵啧啧称奇,对奕帆的“海外奇物”更是充满了好奇与佩服。
“收拾妥当,我们便返程吧。”
奕帆下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与决断,道:“鹤浦港址已定,需尽快返回,筹备建设事宜。
时间不等人。”
“陈舵工,返航!”
奕帆对老舵工吩咐道。
“好嘞!各位老爷坐稳,趁着这早潮,咱们回去快得很!”
陈老舵吆喝着,调整帆向,小船轻快地驶离了宁静的鹤浦湾,再次投入到浩瀚的东海之中。
归心似箭,加之顺风,船行甚速。
海鸥追逐着船尾掀起的浪花,发出欢快的鸣叫。
奕帆站在船头,任由清晨略带凉意的海风吹拂着脸庞,目光却依旧锐利地扫视着沿途的海岸线。
当船只经过后世着名的宁波北仑港区域时,他特意让钱老舵将船靠近一些观察。
但见此处海岸线曲折,水深条件似乎也不错,岸边亦有卫所设立,城墙垛口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大明军旗在海风中猎猎飘扬,显然亦是一处军事要地。
只是此时看来,远不及后世的繁忙与喧嚣,唯有几艘军船和哨艇停泊在简易的码头旁。
“此处亦有卫所,看来浙东海防,确实是重中之重。”
唐江龙摇扇感叹道。
陆苗锋点头道:“不错,此地形势亦是不凡,可惜已有卫所驻扎,且看似不如鹤浦湾那般有天然屏障,作为商港,恐多有不便。”
奕帆默默点头,将此处地形记在心中,并未多言。
此时天色已渐昏暗,暮色四合,海天之际只剩下一线残红。
奕帆便吩咐船家靠岸,前往北仑卫所投宿。
出示了“商海使”的官凭印信后,卫所一位姓王的副将接待了他们。
王副将年约三旬,面容精干,听闻奕帆是京师来的钦差,不敢怠慢,安排众人到卫所城中休息。
这北仑卫所城规模不大,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军营寨堡。
城内除了兵营、衙署和必要的仓库外,百姓寥寥无几,仅有的一两家商铺也主要供应军需杂物,显得颇为冷清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