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帝心明鉴,新政砥柱

“起来吧。”弘帝虚扶一下,目光深邃,“林凡,朕知你志不在此。但这工部尚书之位,非你莫属。唯有执掌工部,你方能名正言顺地将新法推行天下,将这‘科技’之火,燃遍大雍的每一寸土地。朕,需要你来做这破旧立新的利刃,做这中兴大雍的基石!”

皇帝的明确支持,如同给林凡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不再仅仅是凭借特殊权限和皇帝信任行事的“幸臣”,而是真正拥有了推行新政的合法地位与平台。

晋位工部尚书的第一次大朝会,便充满了火药味。

以周崇儒为首的部分守旧派官员,虽然不敢再明着反对“科技”,却在具体实施上提出了诸多刁难。

“林尚书,工坊联盟如今势大,几近垄断诸多行业,长此以往,恐成国中之国,与民争利啊!”一位御史出列奏道。

“新式织机、水车固然好,然各地风土不同,强行推广,恐劳民伤财,反成扰民之举!”

“还有那军械制造,乃国之重器,岂可尽付于民间工坊?若技术外流,资敌助逆,谁人能担此责?”

面对这些质疑,林凡早有准备。他站在丹陛之下,神色平静,声音清晰而有力:

“诸位大人所虑,不无道理。然,工坊联盟并非垄断,乃是中小商户联合自强,对抗旧有盘剥之产物。朝廷当加以引导规范,而非因噎废食。至于推广新器,自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岂能一概而论?将作院已着手编纂《新器图谱及营造法式》,将免费刊行天下,指导各地依实际情况选用、改良。”

他目光扫过众臣,最后看向龙椅上的弘帝,语气转为铿锵:“至于军械制造,更需革新!北疆之战,若无新式连弩破甲,我军伤亡何止倍增?技术需严格保密,生产需集中管控,此乃将作院与兵部职责所在!然,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才是对前线将士、对社稷江山最大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