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顾青莲的婚事

300亩地至少可收获四万八千斤蚕茧,按照夏蚕价格来算,一年下来随随便便就能收获8600贯。这可比种棉花值钱多了。

棉花的价格随着种植的数量增多而下降,但蚕茧的价格却是相对稳定的,因为能养蚕织锦的地区就那么几个地方。

即便是后世那么发达,可丝绸一样贵,棉花价格完全无法比,而这个时代棉花价格还是普遍偏高的,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随着朝廷是日渐稳定,与他国的贸易也会越来越繁荣,在这些贸易中,丝绸交易一直都是大头,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因此养蚕是怎么都不会亏的,顶多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然后是桑税的问题。

这个税自古以来就有而且税收还挺高的,比棉税价钱都还要高。只是宋家能享受好几年的免税,这会儿养蚕是真能赚不少的。

但是养蚕这事也是需要时间的,桑树没长成之前,他们还是要老老实实的种地的。

四月下旬棉花种植完后,宋家父子又开始了开荒种树。

而顾青荷这边,家中的母猪又怀上了一胎,自从去年下崽开始,这都第二胎了。

母猪下崽是真的挺勤快的,家里后院养猪的地方不够了,顾青荷又让父子两个带着长工在原先猪圈的左侧又建了一个大的。

虽然不知道母猪这一胎能下几个崽,但按照之前的下崽数量,应该有十只猪仔左右。

再加上开春时买的十头小猪仔,这样一来家里的猪仔数量就超过二十头了。

好在家里喂猪的粮食多,去年种植的四十亩玉米一斤都没卖,拿来喂猪正好。

去年才八头猪做成腊肉、香肠、熏肉运到益州府就卖了三百四十多贯,而今年的猪更多,想来等到了年底一样能卖一个好价钱。

在这个朝代腊货还真受欢迎啊!但凡是稍微有点钱的,都会买一些回来,不管是走礼还是留着自己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古代没有保鲜技术,新鲜猪肉也不是时时都能买的上的,这样一来能时刻吃上的肉,也就只有家里存着的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