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神有屁用,”汪言语气无奈,“片子还是被按在手里。对了,你那《太阳》到底拍完没啊?从我知道你开始拍,这都快一年半了!”
“快了快了!”姜文在那边嚷嚷,“急啥!慢工出细活!我跟你说,这部片子……”
“得得得,”汪言赶紧打断他,“我对你的艺术追求充满敬畏!只求有生之年能看见《太阳照常升起》的名字出现在院线排片表上,行不?”
“放心!明年!明年肯定让你看见!把‘禁片’的帽子给你戴稳了!”姜文哈哈大笑,“行了,不说了,太阳要下山了,我这有场大戏要赶!你那枪手片,我看有戏!”说完就风风火火挂了电话。
汪言看着忙音的手机,无奈地对刘艺菲耸耸肩。刘艺菲捂嘴笑得花枝乱颤。姜文导演的快言快语和汪言吃瘪的样子总是能戳中她笑点。
网络上的声量越聚越大。从最初的圈内人零星发言,到越来越多普通网友加入进来讨论电影审查话题。各类博客留言区和BBS论坛,热度空前。
“支持分级制!凭什么家长没管好自己孩子,就要连累我们成年人看不到好片?”
“《天才枪手》讲的是社会问题,又不是宣传作弊!审委怕什么?”“总局出来说句话啊!别装死!”
这股越来越响亮的“民意”,成了汪言手里最合适的一张牌。他知道,时机到了。
第二天下午,看着舆论炒得够热了,汪言终于拨通了那个存在手机里许久,却极少主动拨打的号码。号码的主人,姓童。
电话响了大概五六声才被接起。
“喂?” 那头传来一个略显低沉但沉稳的男声。
“童局您好,我是水晶影业的汪言。这么早打扰您,实在不好意思。”汪言语气恭敬又得体。
“哦,小汪啊。”童局的声音没有波澜,“我知道你会打电话来。”
汪言心里有底,看来自己的操作都在对方视线内:“童局,关于《天才枪手》的事,想向您汇报下我们的认识和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话持续了十几分钟。汪言没有诉苦,没有抱怨,更没有施压的语气。他只是非常清晰、客观地阐述了剧本的创作初衷、核心主题、以及最终的警示教育意义。
同时也坦诚承认影片在呈现手法上确实比较尖锐、大胆,可能让习惯传统教育片模式的工作人员产生顾虑。
他强调,审查部门提出意见后,出品方是抱着极大的诚意去沟通和探讨如何调整的。
他最后非常诚恳地说:“童局,我们理解审查机构的职责是保护观众、引导行业。我们也注意到,社会各界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的关注焦点也集中在对当下教育压力、青少年成长话题的深入探讨上。
这种良性的社会讨论,或许也是我们通过电影引发共鸣,促人思考的价值所在。我们绝对尊重并服从最终的审查决定,也愿意积极听取指导意见,把工作做细。只希望能有一个在艺术表达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机会。”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才传来童局的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些疏离:“小汪啊,你说的情况,我了解了。年轻人搞创作有闯劲是好事,但也要把握好尺度。
社会关注度这么高,舆论压力也不小啊……审查工作需要程序规范,更要考虑社会效应……嗯,好了,先这样。”
挂了电话,一直屏息凝神旁听的刘艺菲立刻扑了上来,直接使出杀手锏,两条浑圆有力的长腿直接跨坐在汪言腿上,
双手搂着他脖子,身子往下压,眼睛亮得像星星:“快说快说!童局怎么说?是不是有戏了?” 她故意左右晃了晃,柔软的触感隔着薄薄的家居服传递过来,带着青春的暖意。
汪言被她晃得头晕,特别是眼前那随着动作微微颤动的饱满弧度,让他脱口而出:“茜茜……你先下来……你这样晃,我晕奶……”
“汪言!”刘艺菲瞬间红了脸,羞恼地捶了他一拳,但还是乖乖从他腿上下来,挨着他坐下,催促道,“快说嘛!”
“暂时…有苗头了。”汪言说道,但声音里的笑意藏不住,“下面就看项总的材料准备得快不快了。”
“哇!汪言哥哥你最棒了!”刘艺菲开心地蹦跳起来,在他脸上飞快地吧唧亲了一口,“快!快告诉项总啊!”
汪言拿起手机,第三次拨通了向桦强的电话。汪言拿起手机,第三次拨通了向桦强的电话。
电话接通,向桦强那略带港腔的沉稳声音传来:“汪导?”
“项总,”汪言言简意赅,“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那边顿了一下,显然对汪言这直接问材料进度有点意外:“已经在催编剧那边,最快后天能再送。”
“不够,”汪言斩钉截铁,“现在、立刻、马上着手。内容一个字不用改!”他顿了顿,强调,“把之前的方案完善一下就行,复审申请报告写得再……诚恳点,详细点。
特别是影片的核心立意、教育意义、我们后续的宣发配合方案那块,大写、特写!两天后,直接送审!走最高优先级渠道。”
电话那头安静了足足三秒。然后传来向桦强一声极短促的低笑,接着是了然于胸的回应:“明白了!汪导厉害!我亲自去盯!”
挂了电话,旁边的向太陈岚立刻凑过来:“搞定了?”
向华强点点头,感叹道:“关键时刻,人脉和脑子,比钱管用。”
陈岚好奇:“汪言到底怎么做到的?跟童局说了什么?”
向华强慢慢收敛笑容,目光深邃:“这种事,知道结果就好。他不说,我们也不必问。重要的是,《天才枪手》,能上了。”
这边汪言刚放下电话,刘艺菲像只好奇的小猫凑上来:“你跟童局到底说了什么呀?怎么他突然就答应重审了?”这两天她虽然全程参与,但总觉得汪言的操作有点云山雾罩的。
汪言看着她那张写满“快告诉我”的绝美脸蛋,心里一软,顺势将她拉进怀里坐在自己腿上。刘艺菲顺势把两条白晃晃的长腿搭在沙发扶手上,整个人舒舒服服窝在他怀里。
“这事说穿了很简单。”汪言搂着她的纤腰,“关键就是两个字:给台阶。”
“台阶?”刘艺菲歪着头,眼睛扑闪扑闪。
“童局是什么人?审委主任。他手底下还有几个副主任,更下面才是那些真正看材料写报告的老专家。童局拍板没问题,但他也得服众吧?
也得看‘依据’、‘影响’吧?他之前卡我们,未必是他个人意愿多强烈,也许只是因为下面递上来的报告认为风险高,他按规矩办事。”汪言分析得头头是道。
“那他为什么要答应复审?”刘艺菲不解,“不怕手下人说闲话?”
“因为民意啊,我的傻姑娘。”汪言捏了捏她的鼻尖,“这两天网上那阵仗你也看到了。我们这边姿态放低,承认‘错误’,表达会‘改过’,港圈电影人集体发声说这片子有艺术价值创新意义,网友们更是闹翻了天,都在说审查僵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时候,童局再压着,那就是顶风而上,不仅显得不近人情,还可能被质疑个人专断。压力反而全在他那边了。”
他顿了顿,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现在我主动给了个台阶——我们‘深刻反思’,‘认真修改’,强调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承诺配合后续‘正确引导’。
他自然就可以顺水推舟,以‘尊重艺术创作’,同时‘回应公众关切’,并且‘督促制片方严格把关’的名义,走个过场,重新评估一下。
这样,面子上各方都过得去,审查部门显得开明且从善如流,我呢,片子有机会上映,网友那边也有了交代。皆大欢喜。”
刘艺菲听得一愣一愣的,小嘴微张,好半晌才憋出一句:“……你们搞电影,怎么跟搞政治似的?”
“艺术嘛,本来就是在限制里跳舞。”汪言耸耸肩,眼神里带着点无奈,又有点狡黠,“懂规矩,守规矩,但也要学会在规矩里,跳出最漂亮的舞步。尤其是跟‘老狐狸’打交道的时候。”
刘艺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漂亮的脸蛋上满是认真。这表情看得汪言心痒痒,忍不住低头在她额头轻轻印下一吻。
“对了,”刘艺菲像是想起什么,“项总……向总那边什么反应?”
汪言想起向桦强刚才那声短促的低笑和毫不犹豫的“明白了”,嘴角勾起:“你猜?”
他掏出手机,翻到刚才的通话记录,把向桦强最后说的那句话复述出来:“汪导厉害!我亲自去盯!”
刘艺菲“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项总都被你震住了!”她眼里闪着光,带着明显的崇拜。她的小手环上汪言的脖子,凑到他耳边,吐气如兰:“我的汪言哥,果然是最厉害的!”
汪言被她撩得心头火起,手臂一紧,正想做点什么,书桌上的电话又煞风景地响了起来。这回座机号码显示的是内线,应该是陈振宇或者宁致远。
“汪言!!”刘艺菲不满地在他怀里扭了扭,两条长腿也晃荡起来以示抗议。
汪言叹了口气,一边按下座机的免提键,一边伸手在那作乱的长腿上轻轻拍了一下,以示惩罚。心里盘算着,等这堆破事彻底搞定,非得让这丫头好好补偿自己几天不可。
“喂?”
电话里传来陈振宇清晰的声音:“汪董,您交代的那几项材料,宁总监那边已经加急准备好了。另外……”陈振宇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港岛《明报》那边托人递话过来,说是想就审查问题对我们进行一个深度专访?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