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凤仪试探与冷宫幽光

凤仪宫坐落于皇宫中轴线东侧,规制宏大,飞檐斗拱,琉璃瓦在宫灯映照下流转着温润光华。然而,行走在其间,苏璎珞却敏锐地感觉到一种与东宫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的空气似乎更加凝滞,宫人步履更轻,眼神更低垂,连庭院中精心打理的花木都透着一股刻意营造的、缺乏生机的规整。

引路的宫女沉默前行,将二人引入正殿。殿内熏香袅袅,是上好的龙涎香,却掩盖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冷疏离的气息。皇后萧氏端坐于凤座之上,身着绛紫色凤穿牡丹宫装,头戴九尾凤冠,珠翠环绕,仪态万方。她保养得宜的面容上看不出太多岁月痕迹,唯有一双凤目,深邃平静,不见底,仿佛蕴藏着千年寒潭。

“儿臣(臣女)参见母后(皇后娘娘)。”皇甫宸与苏璎珞依礼参拜。

“快平身。”萧皇后声音温和,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宸儿伤势未愈,不必多礼。苏姑娘也请起。”她目光落在苏璎珞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早就听闻苏姑娘风姿卓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听闻此番归墟之行,苏姑娘于宸儿多有助益,本宫心甚慰。”

“皇后娘娘谬赞,此乃臣女分内之事。”苏璎珞垂眸应答,姿态恭谨,心中却警铃微作。这位皇后娘娘,给她的感觉如同覆盖着华丽锦缎的坚冰,温和的表象下是深不可测的城府。而且,在她敏锐的星辰感知中,这位皇后周身似乎萦绕着一层极其淡薄、却与皇宫深处那寂灭封印隐隐呼应的晦涩气息,虽不强烈,却如影随形。

皇甫宸神色如常,应对得体:“劳母后挂心,儿臣伤势已无大碍。不知母后召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萧皇后轻轻颔首,端起手边的珐琅彩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道:“并非什么大事。只是陛下龙体一直不见起色,宫中流言四起,朝堂亦有些不安稳。本宫听闻你归来后便忙于政务,忧心你过于操劳,反不利于伤势恢复。”她话语顿了顿,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苏璎珞,“再者,苏姑娘初入宫闱,若有任何不习惯之处,或需用度,尽管来与本宫说,莫要外道了。”

这番话听起来是慈母关怀与主母照拂,实则暗藏机锋。既点明了皇帝病重、朝局不稳的现实,暗示皇甫宸监国责任重大(若处理不好便是失职),又 subtly 地将苏璎珞定位为需要“照拂”的“外人”,并试探她对宫廷生活的适应程度,或者说,她对宫廷规则的态度。

“儿臣省得,谢母后关怀。”皇甫宸不动声色,“朝中诸事虽有波折,但尚在掌控。至于璎珞,”他侧首看了苏璎珞一眼,语气自然,“她性子沉静,不喜喧闹,东宫揽星阁甚合她意,儿臣会妥善照料,不敢劳母后费心。”

他将苏璎珞的“沉静”归于本性,并明确表达了东宫会自行照料,委婉地拒绝了皇后更进一步的“关怀”和可能安插人手的意图。

萧皇后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光,面上笑容依旧雍容:“如此便好。苏姑娘是宸儿心仪之人,更是我朝未来的太子妃,身份尊贵,万不可怠慢。”她将“太子妃”三字稍稍加重,目光再次落在苏璎珞身上,仿佛要穿透那层平静的表象,“本宫瞧苏姑娘气韵非凡,似乎……修为又有精进?可是在归墟之中另有奇遇?”

终于切入正题了。苏璎珞心中明了,皇后真正感兴趣的,恐怕是她在归墟的收获,尤其是可能与星灵族相关的部分。

“回娘娘,归墟险恶,幸得殿下与诸位同伴协力,方能侥幸生还。至于修为,略有寸进,不敢称奇遇。”苏璎珞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修为提升,又将功劳归于集体,并未透露任何关于星灵传承的具体信息。

萧皇后笑了笑,不再追问,转而聊了些无关痛痒的宫廷琐事和节气变化,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约莫一炷香后,皇甫宸便以还需处理政务为由,带着苏璎珞告退。

离开凤仪宫,走在长长的宫道上,夜色愈发深沉。

“皇后似乎对归墟之事,尤其对你,格外关注。”皇甫宸传音道,语气凝重。

“嗯,”苏璎珞微微蹙眉,“她身上有极淡的、与寂灭封印同源的气息,虽然被某种方法遮掩得很好,但逃不过星辰感知。她即便不是参与者,也必定知晓些什么,甚至可能……是默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