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星枢立宪与远征序曲

星辰殿消融浮空岛的星辉余韵尚未在云海中完全散去,那无声的毁灭所带来的震慑已如同最凛冽的寒风,吹遍了澜之洲的每一个角落。碧波天城内,往日喧嚣的街巷变得异常安静,无论是皇族贵胄、宗门修士,还是寻常民众,皆能感受到那悬于云端神殿所散发出的、无可违逆的意志。权力与力量的天平,在这一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倾斜。

族皇澜天纵与族后云梦瑶,在万众瞩目下,率领着所有未曾参与叛乱的皇族成员、各部重臣,乘坐着最为庄重的仪仗飞舟,穿越已然恢复平静但暗流涌动的云海,来到了星辰殿那光华流转的禁制之外。他们没有试图进入,而是整齐划一地于虚空之中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澜族罪臣澜天纵,携全族,恭请星主与皇甫尊上示下!”澜天纵的声音透过法力传出,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恭顺。他深知,经此一役,澜族延续了无数年的皇权统治已到了必须改变的关头,是涅盘重生,还是就此沉沦,全在殿内那两位存在的一念之间。

星辰殿禁制光膜如水波般荡漾开来,并未完全洞开,而是投射出一道由星光凝聚的阶梯,直达澜天纵等人面前。同时,苏璎珞那清冷平和的声音响起:“族皇与诸位请入内一叙。”

众人心中凛然,小心翼翼地踏上那星光阶梯。一步踏出,周遭景象变幻,并非进入殿内,而是直接出现在了一片悬浮于室内星空中的广阔平台上。平台由纯净的星光石板铺就,四周星辰运转,仿佛置身于宇宙中心。皇甫宸与苏璎珞已然端坐于平台尽头的两张由星辉凝聚的王座之上,气息渊深如海,令人不敢直视。

澜天纵等人不敢怠慢,再次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苏璎珞抬手虚扶,一股柔和的星源之力将众人托起,“叛乱已平,首恶已擒,澜族经此动荡,需休养生息,亦需确立新的秩序。”

她的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澜族高层,最终落在澜天纵身上:“族皇陛下,澜族统治澜之洲日久,自有其法度与根基。我与皇甫道友,乃外界过客,志在星海大道,无意长久执掌俗务。”

此言一出,澜天纵等人皆是一怔,随即心中升起一丝希望,但更多的是疑惑。

皇甫宸接口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然,星辰殿乃星灵遗泽,更是抵御归墟之前沿。澜之洲毗邻此殿,气运相连。故,新旧秩序更迭,需以‘星枢议会’代之。”

“星枢议会?”众人面面相觑。

苏璎珞解释道:“即日起,成立星枢议会,为澜之洲最高权柄机构。议会由三方构成:一,由澜族皇族、各部族、宗门依例推选贤能,代表澜族世俗权柄与传承;二,由星辰殿派遣‘星谕使’,代表星灵遗志与星辰秩序,负责监察、引导及应对归墟等超然威胁;三,设立客卿席,延揽澜之洲内外有德有能之散修或异族贤者,共商大计。”

她顿了顿,指尖星光流转,在空中勾勒出简单的议会架构图则:“议会设议长一名,由三方代表共推,负责日常统筹。凡澜之洲重大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对外征伐、盟约缔结、资源分配、传承授予,皆需经星枢议会表决。星辰殿拥有一票否决之权,仅在关乎星辰存续、归墟入侵等存亡大事时动用。”

这套架构,看似保留了澜族大部分的自治权,甚至引入了更广泛的参与机制,但星辰殿那“一票否决权”以及“星谕使”的监察引导职责,无疑确保了最终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苏璎珞与皇甫宸手中。这是一种高超的制衡之术,既避免了直接统治的繁琐与可能引发的持续反弹,又确保了澜之洲的力量能为己所用,共同应对未来的危机。

澜天纵是聪明人,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这已是最好的结果,至少保住了澜族的部分主导权和传承,总比被彻底清洗或沦为附庸要强。他当即躬身道:“星主与尊上思虑周全,天纵代表澜族,愿遵从星枢议会宪章,竭尽全力,辅佐星主与尊上,共御外侮!”

其他长老重臣见状,也纷纷附和。形势比人强,能保住现有地位和族群已属万幸。

“既如此,具体细则,由族皇与诸位尽快拟定章程,提交议会审议。”苏璎珞微微颔首,“首批星谕使,将由澜敬长老,以及三位忠于职守、于平叛中有功的澜族修士担任。”她点了四个名字,其中包括了之前报信的澜敬和一位在平叛中表现出色的中年将领。此举既是酬功,也是为了在澜族内部培养忠于星辰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