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府,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凝重如铁。
朱平安端坐主位。下方,荀彧、贾诩、新近崭露头角的狄仁杰,以及内政经验丰富的萧何,皆面色严肃。
“事情的经过,你们都清楚了。”朱平安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仲康为人,我们都了解,绝非滥杀无辜之辈。”
狄仁杰率先开口,目光锐利如鹰:“殿下,此事绝非偶然。先是陆柄陆指挥‘意外身故’,如今又是许将军当街失控杀人。这两起事件,看似孤立,实则矛头都指向殿下身边的核心力量。这分明是一套连环毒计,意图剪除殿下羽翼,令殿下孤立无援。”
他顿了顿,语气更添几分凝重:“对方手法狠辣,一击不成,便迅速策划第二击,且一次比一次凶险。”
贾诩眯着细长的双眼,幽幽道:“狄大人所言极是。陆柄之事,对方意在敲山震虎,试探殿下的底线与陛下的态度。如今许褚之事,更是歹毒。他们是要将殿下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败坏殿下在京中好不容易积累的声望,甚至……让陛下对殿下彻底失望。”
贾诩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得众人心头一寒。若皇帝对朱平安彻底失望,那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萧何与荀彧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萧何抚着短须,沉声道:“此事若处置不当,不仅许将军性命难保,殿下恐怕也会背上‘纵容恶奴,草菅人命’的恶名。届时,之前因‘监国’之请而稍有动摇的朝局,恐怕会彻底倒向不利于殿下的一方。”
荀彧补充道:“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旦失了民心,再想挽回,难如登天。”
朱平安沉默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夜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四面楚歌的境地。但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只能隐忍的六皇子。
“此事,本王自有计较。”
翌日,太和殿。
早朝的气氛异常压抑。殿外,隐隐传来妇人凄厉的哭嚎声,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名御史率先出列,正是与死者家沾亲带故的官员,他声泪俱下地控诉许褚的“暴行”,请求陛下为无辜惨死的百姓做主。
紧接着,以王安康为首的一众官员,纷纷出列附议。
“陛下!六皇子府护卫许褚,光天化日之下,当街行凶,手段残忍,民愤滔天!此等恶行,若不严惩,何以正国法,何以安民心!”
“请陛下下旨,将许褚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六皇子身为皇子,御下不严,纵容恶奴行凶,亦难辞其咎!恳请陛下一并申饬!”
一道道弹劾,如同利箭般射向朱平安。他站在百官之中,神色平静,仿佛那些指责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