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之困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入永州刚刚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朱平安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着众人凝重的脸。分兵,则两处皆弱,极可能被各个击破;亲往,则永州这个好不容易稳住的根基,恐再生变故。两难之境,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们牢牢困住。

“殿下,”萧何率先开口,语气沉重,“青州暴民已夺武库,无异于叛军,若不尽快平息,恐成燎原之势。但永州新政初行,民心未稳,您一旦离开,那些潜藏的宵小之辈必会趁机作乱。”

这是一个死结。

朱平安的目光,缓缓移向了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这位毒士从始至终都只是捻着他那撮山羊胡,仿佛对眼前的危局漠不关心。

“文和先生,有何高见?”

贾诩抬起眼皮,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伸出干枯的手指,在青州的位置上轻轻一点。

“殿下,您觉得,这数万灾民,为何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您大刀阔斧整治永州之时反了?”

“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朱平安立刻明白了。

“然也。”贾诩笑了,那笑容在烛火下显得有些阴冷,“煽动暴乱,无非‘利诱’二字。断其粮,许其诺,逼其反。既然是冲着‘利’字去的,那我们便从‘利’字下手。何须我们自己动手?断其利,则乱自平。”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吐出了八个字:“借刀杀人,引狼入室。”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贾诩的手指顺着地图上的河流移动,最终停在了一片水网密布的区域。“青州最大的粮商联盟,名曰‘五谷盟’,盟主张德才,与王家的‘四海商行’素有生意往来。此次青州断粮,必是此人囤积居奇,奉了王家的命令,要给殿下您添堵。此为‘狼’。”

“那‘刀’呢?”朱平安追问。

“青州与永州交界,有一片芦苇荡,名曰‘覆江泽’。里面盘踞着一股水匪,三千余众,号称‘覆江三千’。其首领‘浪里蛟’,为人凶悍,生性贪婪,却又一直想洗白上岸,谋个出身。此,便是那把最好用的‘刀’。”

一个一石三鸟的毒计,已在贾诩心中成型。

朱平安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仿佛看到了一场好戏即将上演。“好一个借刀杀人!李元芳!”

“属下在。”李元芳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

“带上重金,去会一会那位‘浪里蛟’。告诉他,本王可以给他一个发财和洗白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