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朱平安修长的手指摩挲着密报的边缘,上面“朱承岳”三个字,像三条蛰伏的毒蛇,吐着冰冷的信子。
他的对手们,终于不再满足于隔空试探,开始联手了。
“一条被逼到绝路的狗,和一条自以为能掌控全局的狼。”贾诩慢悠悠地为自己续上一杯茶,茶水的热气模糊了他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
“殿下,此事不可不防。四皇子在军中颇有根基,其母族陆家在江南势力盘根错错节,若他与鸿煊三皇子达成默契,一南一北,于我方大为不利。”萧何的眉头紧锁,已经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荀彧补充:“当务之急,是立刻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渠道,并查明他们合作的细节。”
就在这时,一直肃立在阴影中的陆柄,身形微不可察地一动。
他从怀中取出另一份用黑色火漆封口的信筒,双手呈上。
那动作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连带着他周身的气场都变得肃杀起来。
“殿下,京城密报,最高等级,十万火急!”
朱平安接过信筒,指尖触碰到黑色火漆的瞬间,心中猛地一沉。
他撕开封口,展开那张薄薄的纸。
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促,仿佛带着血与火的气息,狠狠刺入他的眼中。
“淑妃娘娘于御花园,被指认当众持匕刺杀宫女,人证物证俱在,已被陛下下旨,禁足于清心殿。”
“大皇子、四皇子党羽,联合数十名御史,联名上奏,请求陛下‘依国法,正宫规’,严惩凶手!”
嗡!
朱平安的脑中一片轰鸣,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只剩下纸上那几行字在反复回响。
母亲……
人证物证俱在……
严惩凶手!
密报的末尾,附有锦衣卫京城暗桩的分析,字字泣血:“此事疑点重重,时机过于巧合,正值殿下智退鸿煊,声望大涨之际。此乃绝杀之局,意在斩殿下之根基,乱殿下之心神!”
议事厅内,落针可闻。
刚才还在讨论天下大势的众人,此刻都感受到了那份从朱平安身上散发出的、足以冻结骨髓的冰冷杀意。
“殿下,万万不可!”
萧何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向前一步,语气急切而恳切,“万万不可冲动!无诏擅离,返回京城,此乃大忌,形同谋逆!这正是敌人希望看到的,您一旦回去,就等于自己走进了他们张开的天罗地网!”
“萧大人所言极是。”荀彧也躬身劝谏,“殿下,此乃阳谋,逼您犯错。您现在应该立刻上书自辩,陈述其中蹊跷,相信陛下自有圣断。只要您不动,他们便无计可施!”
他们的话,句句在理。
他们都是顶级的谋臣,从利弊、从大局出发,忍耐,是唯一的、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这一次,朱平安没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