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街道,精神饱满的百姓,大兴土木的城池,热火朝天的工地,最后,是那支让他胆寒的虎狼之师。

这一切,都需要钱,需要海量的钱。

还有人。

那三万大军,加上数万民夫,每天人吃马嚼,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们哪来的钱?哪来的粮食?

贾诩那个老狐狸,还敢拿着奏章跟自己哭穷,说什么府库空虚,负债累累。

放他娘的屁!

这景昌县,富得流油!

赵福全的脑中,猛地闪过一个念头。

他想起了在县衙接风宴上,荀彧说的那句话。

“高产作物”!

还有那味道确实不错的土豆和红薯。

难道……

一个可怕的猜想,从他心底冒了出来,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几乎要凝固了。

如果……如果那种所谓的高产作物,是真的呢?

如果它们的产量,真的能达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呢?

那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他们有充足的粮食,所以能养活这么多的军队和百姓。他们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所以百姓们才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们干,才会有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粮食!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粮食上!

赵福全猛地站了起来,他那双阴鸷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疯狂。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把这件事弄清楚。

这比那三万大军,还要重要!

军队再强,没有粮食也只是无根之萍。可如果对方掌握了源源不断的粮食来源,那……那泰昌王朝,就真的危险了!

“来人!”赵福全对着门外喊道。

一名小太监连忙推门进来,躬身道:“总管大人有何吩咐?”

“去,告诉贾诩,就说咱家想起来了,那份请求朝廷赈灾的奏章,写得情真意切,咱家深受感动。但是,为了能更好地向陛下禀报景昌的‘惨状’,咱家想亲眼看一看,你们用来赈济灾民的粮食,到底还剩下多少。”

赵福全的语速很快,但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

他死死地盯着那名小太监,一字一顿地补充道:“还有,咱家对你们说的那种‘高产作物’,很感兴趣。如果真有此等神物,咱家一定要为你们向陛下请功!请他们,务必让咱家开开眼界!”

小主,

他把“惨状”和“神物”两个词,咬得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