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晨光初露。昨夜的雪未停,庭院里积了寸许白霜,踩上去簌簌作响。
陈墨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捏着一枚令牌,背面刻着一个模糊的“赵”字。昨夜厅内那场刺杀过后,他并未歇息,而是在灯下翻阅刺客供出的线索,直到天明。
苏婉娘一早便来了,怀里抱着一摞账册,脸上带着倦意,却掩不住眼中的兴奋。
“少主,我查到了。”她将账册摊开在案上,“这一页,是三年前的旧账。”
陈墨低头看去,纸页泛黄,字迹略显斑驳。他指尖轻点一行数字:“庐州南门外,五车盐?”
“正是。”苏婉娘点头,“这笔交易从未出现在后续账目中,显然是被刻意抹去了。”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道:“我试探过账房先生几次,他的反应很奇怪,提到‘南门’时手会不自觉地抖一下。”
陈墨沉吟片刻,缓缓合上账册,目光落在窗外的雪地上。
“他若真是李氏的人,为何又要留下这些痕迹?”他自语道。
苏婉娘一怔,随即也陷入思索。
两人沉默良久,直到一名小厮匆匆跑来,气喘吁吁道:“少主,试验田那边……犁已经准备好了。”
陈墨点头,收起令牌,披上大氅,与苏婉娘一同往田间而去。
试验田位于庄园东侧,是一片新整过的土地,尚未完全解冻。几头老牛套在改良后的曲辕犁上,农工们围着铁制犁铧议论纷纷。
“这玩意儿真能比原来快三倍?”有人半信半疑。
“你没见少主亲自试过么?”另一人反驳。
陈墨走近时,众人纷纷让开,他也不多言,径直走到犁边,弯腰检查轮轴和刀口角度,随后示意牵牛人出发。
犁刃入土,滑动顺畅。陈墨一边调整扶手高度,一边观察耕深是否均匀。不多时,一道笔直的沟垄已然成型,比以往手工挖掘整整快了一半。
“再来一遍。”他说。
这一次,他加快速度,犁身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但整体运行平稳。
围观人群中渐渐响起惊叹之声。
“真的快多了!”有老佃户忍不住喊道。
陈墨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苏婉娘道:“今晚召集各管事,通报试验结果。”
苏婉娘应声记下,眼中闪过一丝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