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玻璃窖火,真相大白

铜钱压在地图上的第三日清晨,陈墨将那枚刻着“忠义”的私钱从案角拾起,指尖一弹,落入苏婉娘递来的青布袋中。袋子已装了十七枚同类铜钱,皆来自李氏米行发放的“劝农钱”。她未多言,只将账册合拢,交予楚红袖。机关臂轻响,账册滑入地底暗格,与残页并列封存。

陈墨走出书房,护庄队已在前院列队。三十七名工匠仍未归,名册摊在石案上,红笔圈出的姓名刺目如血。他抬手,将腰牌摘下,打开夹层,取出那片玻璃残片,置于掌心。阳光穿廊而过,光斑落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庐州位置,恰好覆盖李氏庄园。

“传令,搜人。”他声音不高,“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五两银子一个,庄外三十里内,掘地三尺。”

楚红袖领命而去。陈墨转身步入工坊,窑炉残骸已被官府封条封锁,焦黑的炉壁倾斜欲倒。他蹲下,指尖抚过断裂的砖缝,忽停在一处夹层。砖石未完全烧熔,内里藏有一角布条,半焦,浸油,边缘整齐如剪。他取出,递与身后柳如烟。

她未用《风月录》比对,只将布条凑近鼻端轻嗅,低声:“火油库特供,府衙工曹专用。”

陈墨起身,将布条收入袖中。片刻后,钦差携赵明远入庄。赵明远立于阶下,官袍笔挺,目光扫过残窑,嘴角微扬:“陈少主,窑毁人亡,天意难违。你执意献技,恐伤天和,不如就此罢手,免遭更大劫难。”

陈墨未应,只对钦差拱手:“大人明鉴,此非天灾,乃人为纵火。火油布条藏于炉壁夹层,铁引信尚未燃尽,皆出自府衙火器库。若大人不信,可即刻开库查验,比对火油批次与引信制式。”

赵明远冷笑:“荒谬!你私藏禁物,反诬朝廷命官?这布条,焉知不是你自导自演?”

陈墨不答,只命楚红袖呈上物证。火油布条、铁引信、工曹小吏受贿证词三件并列于案。证词上按着红指印,写明三日前受赵明远亲信银二十两,令其“封口避祸”。

钦差皱眉:“此乃重罪,需详查。”

赵明远仍立:“一纸证词,不足定案。工匠皆逃,无人作证,你空口无凭。”

陈墨点头:“确实无人作证——因你已将三十七人逐出庐州,谎称‘遣散安置’。但他们姓甚名谁,家住何村,工钱几文,皆记在账上。”他示意苏婉娘展开工钱册,“昨夜,我已下令搜寻。三日内,若一人未归,便报官立案,以‘非法拘禁’论处。”

赵明远瞳孔微缩。

钦差沉吟:“若真有人失踪,确需彻查。”

赵明远急道:“不过是寻常遣散!何来拘禁?”

陈墨抬眼:“那请赵大人即刻交出遣散名册、安置凭证、路引文书。若无,便是虚言。”

赵明远语塞。

钦差目光渐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