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将至,陈墨指尖划过密约文书的火漆印,纸面裂痕在灯下泛着暗黄。他没说话,只将文书递向苏婉娘。她接过,翻至出资明细那页,目光停在“金穗稻种子换突厥骑兵三百”一行,低声念出。
“百姓看不懂这些。”楚红袖站在竹架旁,左手义肢卡进齿轮槽,试了试转动阻力,“但看得懂天上的字。”
柳如烟从陶瓮中取出一支红管,硝酸甘油与染料混液在玻璃管内微微晃动。“彩烟弹已备好,三点齐射,烟柱可撑半刻。若风速稳定,幻影能维持十二息。”
陈墨点头,将文书折成四折,塞入腰牌夹层。窗外夜色浓重,城南高坡上,百架孔明灯正藏于草棚之下,竹骨涂蜡,灯面绷绢,每架内嵌微型陶瓮,连着引线与竹制延时机关。郑和带人用盐包运进城,一盏未损。
“信鸽巡线如何?”他问。
耶律楚楚抬手,一只灰羽信鸽落在腕上,脚环闪着铜光。“东街巡更已过,西市眼线换岗,空隙两刻。”她话音未落,完颜玉抬手放鹰,黑影掠空,石子从高空坠下,砸在街角一处瓦檐,碎瓦落地,惊得暗处人影一闪,随即退走。
“清了。”完颜玉收回鹰哨。
陈墨迈步出门,月白直裰下摆扫过门槛。一行人沿小径穿林而行,足音被湿土吸尽。城南高坡距庐州主街三里,地势抬升,视野无遮。护庄队已拆去草棚,百灯列阵,如星点铺地。
楚红袖蹲下,检查最后一组齿轮联动。铜轴与竹齿咬合严密,她拨动主杆,三盏灯同时亮起引芯,火苗稳燃。
“风速每息三尺,偏东南。”柳如烟盯着风向仪,“若子时三刻升灯,烟阵可向北推五百步,覆盖府衙与市集。”
陈墨抬头,云层渐薄,星子露了出来。
子时三刻,第一盏灯升空。
火光自灯底燃起,热气灌满绢面,孔明灯缓缓离地。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齿轮组逐次释放,百灯如受召令,依次腾起,沿预设轨迹爬升。灯与灯之间相隔七丈,引线时长精确到息,升速一致。
三百丈高空,火光连成一线。
“三”字成形。
紧接着是“皇”字,两竖一横,结构稳固。灯阵微调,热气流托着灯体缓缓平移,第三字“子”燃亮时,全城已有半数人家推开窗门。
“快看天上!”
“那是字?谁写的?”
“三皇子?通敌?”
第四盏灯组点燃,“通”字浮现,笔画复杂,靠三十六盏灯拼合。楚红袖左手义肢卡进备用齿轮,手动微调角度,确保右上角不偏移。灯阵稳定,火光如铸。
第五字“敌”燃起,最后一笔斜划而下,直指城北王府。
全城寂静。
就在此时,柳如烟按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