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解药耗尽,科学突围

夜色压着医堂的屋檐,陈墨的手指刚触到楚红袖的腕脉,就察觉那跳动细若游丝,指尖泛着青灰。他没抬头,只低声问:“药呢?”

李青萝站在药柜前,手里捏着一只空玉瓶,瓶底残留着一点淡绿色粉末。她把瓶子递过去:“最后一丸,三日前用了。乌心兰、雪蟾胆、赤金藤——这三味主药,境内再无。”

陈墨接过瓶子,对着灯看了看,瓶壁还沾着些微碎屑。他问:“有替代?”

“有。”李青萝声音低,却没停顿,“月牙草可代乌心兰,产于阿拉伯沙漠腹地,性寒而滑,需以硝酸甘油提纯,方能解断魂散之毒。”

“人在哪?”

“不在人,在船上。”门外传来脚步,一个年轻身影立在廊下,披着海风晒透的蓝布袍,掌心横着一道旧疤,像是被舵轮磨出来的。他抱拳:“郑和,奉召而来。”

陈墨盯着他:“你船队带了月牙草?”

“带回三株,根须完整,密封于铅罐。三日前抵泉州,因季风未歇,船泊外港,尚未卸货。”

陈墨转身走到桌边,摊开一张海图。墨线勾出海岸曲折,泉州港的位置被一枚铜钉钉住。他问:“最快多久到巢湖?”

“若今夜下令靠岸,明日午时前,草药可入千机阁信道。”

“不够快。”陈墨提起朱笔,在图上划出一条直线,“信鸽即刻出发,命泉州码头备快马接应,草药不入仓,直送庐州中转站。再换鹰递,三更前必须到。”

郑和点头记下,没问为什么这么急。

陈墨看他一眼:“你懂提纯?”

“不懂。”郑和答得干脆,“但我知道怎么运——快、稳、不拆封。若药在路上出事,我提头来见。”

陈墨没再说话,只挥手示意他去传令。郑和转身就走,脚步沉实,没半分迟疑。

灯影晃了晃,柳如烟从外进来,手里抱着一具翡翠算盘,珠子清冷发亮。她把算盘放在桌上,说:“硝酸甘油提纯,我算过。反应需控温在十二度以下,溶剂比例一比七,过浓则炸,过稀无效。”

“有把握?”

“没有。”她抬眼,“但楚红袖的机关组造过低温舱,用冰窖引流,竹管导液,可避金属摩擦。只要月牙草按时到,我能试。”

陈墨当即下令:“调备用实验室,启用东区竹工坊。机关组全员归建,复刻提纯装置。李青萝,你配合柳如烟,提供药性数据。”

李青萝点头,转身去翻医案。柳如烟却没动,盯着那枚空玉瓶看了片刻,忽然说:“若药性反噬,第一剂不能用在人身上。”

“我知道。”陈墨声音低,“先试活物。”

实验室在巢湖东岸,原是楚红袖调试信号塔的工棚,后来改作备用器械库。夜里灯火通明,竹架搭起三重导流槽,中间嵌着玻璃曲管,两端用软胶封口。柳如烟蹲在冰窖出口,指挥人把冰块铺进竹槽,又亲自校准倾角。

“三度斜,不能再陡。”她抹了把汗,“否则流速过快,反应不均。”

李青萝站在旁边,手里捧着一本泛黄药典,念道:“月牙草浸液遇硝酸甘油,初呈淡金,三息内转浊则败,澄澈持续半刻钟方可收液。”

“记下了。”柳如烟拿起算盘,拨动几枚算筹,“低温稳流,比例一比七,反应时间九分钟。开始吧。”

第一轮试药,用的是蒸馏水模拟草液。刚注入硝酸甘油,玻璃管“砰”地炸开,碎片溅到墙上。

没人出声。柳如烟低头看算盘,重新推演。

第二轮,她改用双层竹管夹冰,减缓溶剂流速。反应持续到第七分钟,液体开始泛浊,最终沉淀出黑色絮状物。

“比例不对。”她说。

第三轮,她把硝酸甘油比例下调半成。反应进行到第八分钟,液体呈淡金色,持续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