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情报截获,风月录的致命记载

柳如烟走进书房时,天刚亮。她手里拿着一本薄册,封面无字,纸页边缘有些发黄。陈墨正坐在案前,面前摊着几张岭南税赋的抄录单。

“昨夜李府有动静。”她说,“账房熄灯比往常晚了两刻钟。”

陈墨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是伸手接过那本册子。他知道这是《风月录》的新页。柳如烟从不空手而来。

他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三行小字上。

“胭脂三斤,付银二百两。”

“琴弦十二,送至西园。”

“舞姬酬金,纹银五十两。”

金额不小,名目却寻常。若是旁人看了,只当是李玄策又在哪个美人身上挥霍。但陈墨知道不对。这三笔账出现在同一天,且都记在“休沐日”之后——那是李玄策惯用的掩护时间。

“他说过,每五日记一笔假账。”柳如烟站在一旁,声音不高,“可这次,间隔刚好是阴山信鹰往返一趟的日子。”

陈墨点头。他抽出一张格纸,把三笔账按日期排开,再对照近期岭南红土运输记录。两条线重合得几乎分毫不差。更关键的是,每次账目出现后第三天,都有大批铜料从南方运出,申报用途却是“铸钟”。

他手指轻敲桌面,忽然停住。

“胭脂不是胭脂。”他说,“是铜矿。他们用颜色代称。”

柳如烟皱眉:“琴弦呢?”

“模具。”陈墨站起身,走到墙边那幅地图前。上面用朱砂标着几处矿点和水道。他盯着岭南西溪河谷的位置,那里两面环山,一条暗流穿谷而过,漕船可通三郡。

“琴弦要拉直,才能发声。他们在做铸模,而且是大批量的。”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铸币厂**。

柳如烟看着他写完,低声问:“旧官窑?”

“就是那里。”陈墨把格纸翻过来,在背面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资金调动→材料采购→秘密运输→隐蔽铸造。整个链条以风月交易为掩护,层层遮蔽。

但他看得清楚。这不是普通的私铸。数额太大,组织太密,背后必有朝廷力量撑腰。

他想起胡万三昨日带回的扳指。三皇子的人已经出现在阴山战场,现在岭南又冒出非法铸币。两者绝非巧合。

“传令下去。”他对门外侍从说,“调取过去三年所有岭南铜料进出账目,重点查未申报的熔炼记录。”

侍从领命而去。

柳如烟没走。她站在灯下,手指轻轻抚过《风月录》的纸角。“要不要再放些假消息进去?让他继续记这些账?”

陈墨摇头:“不用了。他已经察觉有人盯他。昨晚的账比平时乱,像是故意搅混水。”

他顿了顿,看向她:“你还能拿到明天的账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