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走到渔网旁,仔细检查了一遍——整个渔网长约五米,宽约三米,经绳拉得笔直,网眼大小均匀,每一个结都系得牢固,没有一处松散的地方。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族人们说道:“大家做得很好,这张渔网织得非常漂亮,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有了它,我们明天就可以去河边捕鱼,让大家尝尝鲜鱼的味道!”
族人们听了,都兴奋地欢呼起来,纷纷围到渔网旁,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自己亲手织出的渔网,脸上满是自豪。石更是激动地拍着渔网的经绳,说道:“太好了!明天我们一定要多捕些鱼,让整个部落都能吃个饱!”
叶看着渔网,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织的那一片网眼,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制作这么大的“工具”,而且还做得这么成功,她觉得自己为部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接下来,张轩教大家给渔网安装“网纲”——这是一根更粗的绳子,需要沿着渔网的边缘,将所有经绳和纬绳的末端都系在上面,用来加固渔网,方便撒网和收网。男族人们拿起最粗壮的葛藤纤维芯绳子,沿着渔网边缘开始系网纲,女族人们则在一旁帮忙,将松散的绳头整理好,方便男族人系结。
小主,
安装网纲的过程比编织网眼更考验力气,需要将绳子系得非常牢固,避免撒网时网纲断裂。石亲自负责系网纲的打结工作,他的手虽然粗壮,但做起细致的活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每一个结都系得又紧又结实。“大家系的时候,都要像这样,多绕几圈,然后用力拉紧,确保绳子不会松动,”石一边系结,一边教身边的男族人,“这网纲是渔网的‘骨头’,要是断了,整个渔网就废了,一定要认真对待。”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石楼和厕所旁的夜光石开始散发柔和的光芒,照亮了空地上的渔网。族人们借着夜光石的光芒,继续安装网纲,没有人因为天黑而停下手中的活——大家都想尽快完成渔网,好明天一早去河边捕鱼。
当最后一个结系好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张轩看着眼前完整的渔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张渔网虽然简陋,却是部落人用双手一点点编织出来的,凝聚着所有人的心血和期待。他对族人们说道:“好了,渔网已经做好了,大家今天都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在河边集合,一起去捕鱼!”
族人们纷纷应和,小心翼翼地将渔网卷起来,抬回干燥的山洞里存放好,生怕不小心损坏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石走在最后,看着渔网被安全地放进山洞,才松了一口气,对身边的张轩说道:“轩神,今天真是辛苦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们根本不知道还能做出这么厉害的东西。”
“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张轩笑了笑,拍了拍石的肩膀,“明天捕鱼的时候,还要靠大家一起动手,才能捕到更多的鱼。”
回到石楼后,张轩坐在客厅的木椅上,喝了一口温热的开水,回想着今天织网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材料筹备,到搭建经绳框架,再到编织网眼、安装网纲,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族人的协作。他知道,在原始社会,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让整个部落生存下去,只有让族人团结起来,学会协作,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才能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立足。
窗外,夜光石的光芒依旧柔和地亮着,部落里已经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张轩走到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河流,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族人捕鱼的热闹场景——男人们合力将渔网撒进河里,渔网在水中展开,像一张巨大的网,将一条条鱼困在其中;女人们则在河边准备好陶盆,将捕上来的鱼分拣、清洗,孩子们在一旁欢呼雀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这张渔网不仅仅是一件捕鱼的工具,更是部落文明进步的象征。从只会用石矛叉鱼,到学会织网捕鱼,部落人正在一步步摆脱原始的生存方式,向着更安稳、更文明的生活迈进。而他,作为这一切的引导者,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成就感——他要用自己的天启之力,一点点改变这个部落,让他们在这片原始大陆上,过上更好的生活。
夜色渐深,张轩回到卧室,躺在舒适的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