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再见故人

这本书籍是他当年常看的兵法着作,陪着他从建安城、晋安公主府,再到周廷居,可谓是跟着他走遍了一路的历程……

他仍然还记得当初他隐忍在晋安公主府的时候,拿着这本兵书,老是独自一个人坐在石桌上面,甚至当年一些婢女以及俞安都曾嘲笑过他是一个呆子。

夏末的朝会,立政殿的气氛有些异样。

白洛恒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缓缓开口,声音透过殿梁传得很远:“即日起,凡军国大事,皆移至兴周府议处。各部奏折由内侍转呈,朕会在那里批复。”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户部尚书忍不住出列,袍角扫过冰凉的金砖:“陛下,皇宫乃万国朝会之地,礼仪所系,若移至兴周府议事,恐失规制……”

“规制?”

白洛恒放下手中的玉圭,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当年朕在兴周府时,同样也是像如今一样独揽大权。可见成大事者,不在规制,在人心。”

他看向萧澈:“萧卿以为,兴周府容不下文武百官吗?”

萧澈躬身道:“兴周府经陛下修葺,已设有议事厅、文书房,足以容纳各部要员。臣以为,陛下此举,是念及建安城百姓,迁都之前,不欲因朝政烦扰民生。”

群臣这才恍然。兴周府地处城南,远离皇宫所在的中枢,若将朝会移至那里,既能避开迁都前皇宫内的打包、搬运之扰,又能让皇帝就近处理迁都行当,确是妥当之举。只是众人心中仍有一丝微妙,那处府邸毕竟是皇帝潜龙时的居所,如今移师于此,倒像是在向天下宣告:大周的根基,从不是华丽的宫阙,而是当年那份卧薪尝胆的初心。

“臣等遵旨。”众臣不再多言,与众人一同躬身领命。

自此,兴周府便成了大周临时的权力中枢。

每日清晨,上完早朝之后,文武百官不再涌向皇宫,而是沿着城南的青石板路,穿过那扇悬挂着“兴周府”匾额的朱漆大门。

议事厅里,白洛恒撤去了龙椅,只摆一张紫檀木长案,与群臣围坐议事,倒比在立政殿时多了几分随意。

裴嫣常带着孩子们在府内的书房等候。有时议完事早,白洛恒便会教白乾辨认舆图上的山川,在他老师温彦的教导下,他如今也有了几分储君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