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青阳城,被一层淡淡的金雾笼罩。启明堂后的老槐树落了满地金黄,几个蒙学班的孩子正蹲在树下,用树枝在落叶上写写画画,嘴里念着凌若雪教的儿歌:“一笔横,写天地;两笔竖,立根基;三笔撇捺,护朝夕……”
林峰站在堂前的石阶上,看着这一幕,手里捏着一封刚送到的信函。信封上盖着七处镇魔司的联合印鉴,里面是各地送来的年度报捷——陨星谷的封印符文已蔓延出三里地,长出了能净化魔气的灵草;玄渊海的新渔场收获了第一网海鱼,肉质里带着淡淡的灵气;黑石城的防魔甲已普及到周边五城,连寻常猎户都能抵御低阶魔气的侵蚀。
“又在看报捷?”凌若雪端着一碗刚熬好的银耳羹走过来,鬓边别着一朵新开的秋菊,那是今早蒙学班的小姑娘们送的,说是“凌先生戴了最好看”。
林峰接过银耳羹,暖意顺着瓷碗传到掌心:“守心掌门说,玄心宗的镇魔阁已经收集了三百多种抗魔的法子,有修士的术法,也有百姓的土办法,他打算编一本《万灵护世录》,让各地的学堂都能传抄。”
“那正好,把我们蒙学班孩子画的‘防魔图’也加进去。”凌若雪笑着说,“你看小虎画的那张,把魔气画成了长着尖牙的小怪兽,用净化符一贴就哭着跑了,形象得很,孩子们一看就懂。”
正说着,王捕头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林公子,凌姑娘,这是五城联盟送来的‘青史笔’,说是要请你们来写开篇。”
木盒打开时,里面躺着一支通体莹白的毛笔,笔杆上刻着细密的云纹,笔尖是用玄渊海的鲛绡混合灵狐尾毛制成,蘸着的墨汁泛着淡淡的金光——那是用七种灵草的汁液特制的,写出的字能历经千年不褪色。
“五城联盟说,”王捕头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激动,“这些年东域能安稳下来,都是靠大家一起拼出来的,这青史不能只记大人物,得把所有出过力的人都写进去,从苏长老到卖糖葫芦的李叔,一个都不能少。”
林峰拿起青史笔,笔尖的金光在他指尖流转,仿佛有无数声音在耳边低语——有苏长老临终前的嘱托,有老矿工们的号子,有鲛人勇士的歌谣,还有海啸中失去家园却依旧笑着重建的百姓的叹息。
“这笔太重了。”他轻声道,不是因为分量,而是因为承载的记忆。
“重才好。”凌若雪握住他的手,与他一起握住笔杆,“这样才不会忘了,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连着无数人的日子。”
两人走到早已备好的宣纸前。宣纸铺在启明堂最中央的长桌上,是用白城特产的灵竹纤维制成,能承载灵力,据说能随着岁月生长,不断增添新的篇幅。
林峰深吸一口气,笔尖落下,金光在纸上晕开,写下开篇第一行字:“东域历三百七十二年,魔渊裂隙再现,众生同心,共铸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