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光幕上的清单,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观察口的金属边框,冰冷的锈迹硌得手心发疼。曲速核心、反物质约束环、控制模块…… 这些不仅是 “缺失” 或 “损坏”,更是 “停产”“无法获取”“成本极高” 的代名词。之前修复 APU、激活传感器时的成就感,在这一刻被彻底碾碎 —— 我以为自己已经面对过最糟的情况,却没想到主引擎室才是真正的 “地狱”。
“这…… 这怎么可能修得好?” 我忍不住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通道里回荡,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低功率推进方案需要微型离子推进器,可就算找到了推进器,没有引擎室的基础管线支撑,没有控制系统的协调,怎么可能让 “老兵” 号平稳移动?更别说离开船坞,进入太空垃圾带了。
“系统,就算我们找到微型离子推进器,没有引擎室的管线和控制系统,怎么安装和操控?” 我在心里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绝望的恳求,希望能从系统那里得到一丝希望。
“当前条件下,安装微型离子推进器需放弃依赖引擎室原有管线,采用‘独立临时管线’方案 —— 使用便携式燃料罐(可从黑市获取)直接连接推进器,通过手动阀门控制燃料供给;操控方面,可通过个人数据板与推进器建立临时无线连接,实现基础的转速调节(精度偏差约 15%),但无法实现复杂的姿态控制,需依赖船体自身的重心平衡。” 系统的回答虽然给出了方案,却也坦诚地指出了风险,“该方案稳定性极低,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推进器熄火、燃料泄漏等问题,且手动操控对反应速度要求极高,容错率极低。”
独立管线、手动阀门、无线连接…… 每一个词都意味着 “简陋” 和 “风险”。我想象着 “老兵” 号依靠几个临时推进器,在船坞里摇摇晃晃移动的场景,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之前修复 APU 时的 “凑活能用”,是在有基础设备支撑的前提下,可这次的推进方案,更像是在 “裸奔”,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小主,
我再次凑到观察口前,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右侧引擎的残骸。在引擎主体的侧面,我看到一块半埋在油污里的金属铭牌,上面依稀能辨认出 “星际历 329 年 联邦军工制造” 的字样 —— 这是 “老兵” 号当年辉煌的见证,如今却成了破败的象征。光束继续移动,落在地面散落的涡轮叶片上,那些扭曲的金属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无声的嘲讽。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我在心里问自己,目光停在引擎室中央的金属平台上 —— 那里原本应该是引擎维护人员的操作台,现在却堆满了废弃的零件和工具。突然,我的目光被平台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金属盒吸引 —— 盒子表面印着 “应急引擎数据记录器” 的字样,虽然外壳锈蚀,却没有明显的破损。
“系统,扫描那个应急引擎数据记录器,看看能不能读取里面的数据!” 我心里一动,或许里面存储着当年引擎故障的详细记录,甚至可能有引擎的维护手册或备用参数,这些都可能对后续的推进方案有帮助。
“检测到应急引擎数据记录器(型号:EDR-08),外壳完好度约 50%,内部存储芯片未检测到明显物理损坏,但数据接口锈蚀严重,且需要专用的读取设备(联邦军工 EDR 读取器)才能提取数据,当前无法读取。” 系统的回答让我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 —— 专用读取设备,又是一个需要 “额外获取” 的难题,而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资源。
我关掉手电筒,靠在通道的墙壁上,黑暗笼罩下来,只有观察口透进的微弱光线,照亮引擎室的一角。心里的绝望像潮水一样涌来,却又被一丝不甘支撑着 —— 从找到 “老兵” 号,到完成绑定,再到修复 APU、唤醒传感器,我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难道要在最关键的引擎问题上放弃吗?
“不,不能放弃。” 我在心里默念,握紧了拳头。就算引擎室是一片废墟,就算推进方案充满风险,我也要试一试。之前系统教我的 “灵活变通”“凑活能用”,不就是在绝望中寻找生机吗?
我站直身体,最后看了一眼观察口后的引擎室,心里默默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糟糕,但我不会放弃你。就算只能用临时推进器,就算只能手动操控,我也要带你离开这里。”
走出通道时,夜色已经很深了。船坞里的应急灯闪烁不定,像一个个疲惫的眼睛。我加快脚步向宿舍走去,口袋里的个人数据板还存着引擎室的部件损坏清单,可心里的绝望已经渐渐被一种 “孤注一掷” 的决心取代。
最大的困难已经明确 —— 修复引擎室是不可能的任务,唯一的希望就是 “简陋” 的临时推进方案。而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到微型离子推进器,修复应急通讯接收器,然后在每天凌晨那 15 分钟的监控盲区里,赌上一切,完成这场 “无声的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