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系统的挣扎 —— 紧急规避方案

星云的紫色雾气还在因电磁晶体矿的爆裂而翻腾,“老兵” 号的船体却像一片失控的落叶,在太空里打着微小的漂移。我刚擦去脸上的冷汗,系统的警报音就再次撕裂舱内的短暂平静,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急促,仿佛连机械音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危机颤抖。

“警告!巡逻艇 P-03、P-04 突破浅层电磁干扰,重新锁定‘老兵’号!第三轮齐射准备启动,能量炮充能进度 70%,导弹已完成装填,预计 12 秒后发起攻击!当前船体机动性评级仍为 1/10,常规规避手段完全失效!” 系统的光幕上,代表巡逻艇的红色标记不再闪烁,而是死死钉在 “老兵” 号周围,能量炮的蓝色充能光晕透过星云雾气,在观测窗上投下斑驳的冷光,像死神提前落下的阴影。

12 秒!我盯着光幕上跳动的倒计时,手指死死攥住操控杆,指节泛白到几乎失去知觉。之前两轮齐射的冲击还残留在骨髓里 —— 装甲撕裂的刺耳声、船体震动的眩晕感、冷却剂泄漏的冰冷气息,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我,第三轮攻击若无法规避,“老兵” 号的核心区域必将被击穿,我们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系统!常规规避不行,就没有别的办法吗?哪怕是…… 哪怕是冒险的方案!” 我嘶吼着问道,声音因过度紧张而沙哑。左舷姿态喷口彻底报废,右舷喷口每两次操作就卡滞一次,尾部辅助喷口的推力只剩 25%,常规的方向调整在巡逻艇的精准锁定面前,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光幕上突然弹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红色的计算线条在虚拟船体周围疯狂游走,系统的机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像是在与时间赛跑:“紧急计算启动!基于当前船体状态(质量 320 吨,剩余推力 1.8N,惯性系数 0.7),生成两种非传统规避方案 —— 方案一:利用舰体质量惯性,进行‘逆时针翻滚规避’;方案二:过载启动右舷姿态喷口,产生‘不规则斜向位移’。两种方案成功率均低于 30%,且存在导致船体结构崩溃的风险!”

翻滚规避?过载位移?我看着这两个陌生的术语,大脑一片空白。系统立刻弹出三维模拟动画:方案一中,“老兵” 号像一颗陀螺,以舰体中轴线为中心逆时针翻滚,借助惯性改变船体朝向,让巡逻艇的攻击落空;方案二中,右舷喷口在过载状态下瞬间爆发 3 倍推力,强行将船体推向斜上方,利用不规则轨迹摆脱锁定。

“方案一操作步骤:1. 关闭尾部辅助喷口,避免推力干扰惯性;2. 手动解锁舰体稳定系统(需长按操控台红色按钮 3 秒);3. 快速推动右舷喷口操控杆至最大行程,保持 2 秒后迅速回位,借助反作用力启动翻滚;4. 翻滚过程中需实时调整左舷残余喷口推力,控制翻滚速度,避免过度旋转导致失控。操作窗口期 8 秒,需在齐射前 4 秒完成启动,否则规避无效。”

“方案二操作步骤:1. 切断 APU 向非关键系统的所有供电,将剩余 1% 应急能源全部输送至右舷喷口;2. 按下喷口过载开关(隐藏在操控台下方,需用工具撬开保护盖);3. 推动操控杆至最大行程,保持 1.5 秒,喷口将爆发 2.1N 瞬时推力,带动船体斜向位移;4. 过载结束后立即关闭喷口,避免部件烧毁。风险提示:右舷喷口过载后报废概率 100%,且可能引发舰体侧翻。”

两个方案都像在 “刀尖上跳舞”,每一步操作都充满了不可控的风险。翻滚需要精准控制推力与惯性的平衡,稍有不慎就会让船体在太空里失控旋转;过载则要赌上唯一能用的右舷喷口,一旦失败,我们将彻底失去调整姿态的能力。可倒计时已经只剩 8 秒,巡逻艇的能量炮充能进度已经达到 85%,我没有时间犹豫。

“选方案一!翻滚规避!至少能保留喷口,还有后续调整的机会!” 我嘶吼着做出决定,目光死死盯住操控台 —— 红色的稳定系统解锁按钮就在眼前,旁边的右舷喷口操控杆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每一个操作都容不得半点失误。

“收到!方案一启动!3 秒后开始操作倒计时!” 系统的声音刚落,光幕上就弹出新的倒计时: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