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系统的挣扎 —— 紧急规避方案

“导弹距离 50 米!40 米!30 米!利用翻滚离心力甩脱!倒计时 3、2、1!” 系统的提示音落下的瞬间,“老兵” 号刚好完成一次完整的翻滚,船体突然改变朝向,导弹的追踪轨迹出现短暂偏差,其中两枚因为惯性过大,错过了最佳命中时机,擦着舰体飞向远处的星云;另外两枚则因为距离太近,狠狠撞在 “老兵” 号的左舷装甲上 ——“砰!砰!”

两声巨响几乎同时响起,左舷装甲的凹陷处被彻底炸开,一道长达 60 厘米的裂缝从装甲延伸至内部支撑梁,支撑梁发出 “咯吱咯吱” 的呻吟,应力值瞬间飙升至 149.8MPa,距离彻底断裂只有 0.2MPa 的余量。舱内的应急灯彻底熄灭,只剩下光幕还在发出微弱的蓝光,照亮我满是冷汗的脸。

“左舷装甲严重破损!支撑梁濒临断裂!但导弹未击中核心区域,APU、驾驶舱完好!巡逻艇因星云干扰,暂时停止攻击,正在重新校准传感器!” 系统的损伤报告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可我却瘫坐在座椅上,浑身的力气像被抽干,手指还在因为刚才的慌乱而微微颤抖。

刚才的翻滚规避,每一步都像在生死边缘徘徊 —— 解锁稳定系统时的紧张、推动操控杆时的慌乱、撞断供电时的绝望、最后甩脱导弹时的狂喜,每一种情绪都在短短 12 秒里交织,让我几乎窒息。“老兵” 号的船体此刻布满了新的伤痕,左舷支撑梁随时可能断裂,右舷喷口因为刚才的异常操作出现新的卡滞,可我们活下来了,在最凶险的第三轮齐射里,用一场笨拙却决绝的翻滚,躲过了致命的攻击。

“系统,翻滚能维持多久?我们的喷口还能支撑吗?” 我声音沙哑地问道,目光扫过光幕上的喷口状态 —— 右舷喷口的卡滞频率提升至每一次操作就会卡顿,左舷应急推力杆的反馈越来越微弱,显然也到了极限。

“当前翻滚速度 0.8 转 / 分钟,可维持 5 分钟,但每一次旋转都会加剧支撑梁的应力负担,预计 3 分钟后支撑梁将彻底断裂;右舷喷口剩余使用寿命 10 次操作,左舷应急推力仅能再使用 2 次。巡逻艇预计 2 分钟后完成传感器校准,第四轮齐射即将发起,我们必须在那之前找到新的规避手段,或者找到更密集的星云区域,强化干扰效果。” 系统的回答再次将我拉回现实 —— 危机只是暂时缓解,我们依旧身处绝境,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眩晕和疲惫中清醒过来。观测窗外,星云的紫色雾气越来越浓,远处隐约可见一片更密集的 “晶体矿群”,那里的电磁干扰强度应该能彻底屏蔽巡逻艇的传感器。可我们当前的翻滚姿态,根本无法精准控制航向,要抵达晶体矿群,必须先稳定船体,再重新调整方向 —— 这意味着要放弃当前的规避姿态,暴露在巡逻艇的锁定范围内。

“系统,计算稳定船体并转向晶体矿群的操作步骤,我们必须赌一把,在巡逻艇校准传感器前抵达那里!” 我再次握紧操控杆,目光里重新燃起决绝的光芒。虽然每一次操作都充满风险,虽然 “老兵” 号已经伤痕累累,但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我就不会放弃,不会让这头陪伴我闯过无数难关的 “老兵”,在这片冰冷的星海里倒下。

光幕上再次弹出新的操作流程,红色的线条勾勒出稳定船体的每一个步骤,系统的机械音带着坚定:“稳定操作倒计时 1 分钟!需先逐步降低翻滚速度,再启动尾部辅助喷口调整航向,全程需精准控制推力,容错率低于 5%!准备好了吗?”

我看着光幕上的倒计时,感受着船体的每一次颠簸,仿佛能听到 “老兵” 号支撑梁的呻吟,能感受到喷口的疲惫。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准备好了!开始吧!为了我们,也为了‘老兵’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