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云内的淡金色颗粒像流动的雾,缠绕在 “老兵” 号和 “铁砧” 号的船体上,将两船的轮廓模糊成两团微弱的影子。雷诺的手指悬在控制台的 “静默模式” 按钮上,深吸一口气后重重按下 —— 红色的指示灯瞬间熄灭,只剩下驾驶舱顶部一盏淡绿色的应急灯,发出几乎不可察觉的微光,勉强照亮屏幕上的关键数据。
“关闭所有非必要系统!” 雷诺的声音压得极低,通过加密通讯器传到乔治和星璃耳中,像怕惊扰了星尘云外的追猎者,“导航主雷达、主动传感器、外部照明全部断电,只保留被动信号接收器和维生系统基础供电,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阈值!”
乔治立刻在 “铁砧” 号上操作,金属义肢轻得像羽毛,生怕碰撞出一丝声响。他关掉引擎的预热装置,船体的震动瞬间消失,只剩下维生系统风扇的 “沙沙” 声,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又将外部通讯天线彻底收回舱内,连备用信号发射器的电源都拔了下来,“老子把‘铁砧’号调成了‘石头模式’,除了维生,啥信号都不发,就算追猎者的扫描扫到,也只会以为是块大点的星尘碎石!”
星璃靠在观测窗前,额间晶体的蓝光调至最暗,像一颗即将熄灭的星。她闭上眼睛,将所有感知集中在星尘云外,身体保持着绝对静止,连呼吸都放得极缓 —— 追猎者的能量波动像远处的雷声,虽然模糊,却始终存在,偶尔有一缕扫描脉冲穿透星尘,擦过船体,让她的心脏瞬间收紧,额间晶体的蓝光也随之微微颤动。
“被动传感器检测到追猎者的扫描脉冲,每 15 秒一次,强度稳定在 3.2μV/m2,没有进一步增强,应该还没发现我们的具体位置。” 雷诺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微弱信号,手指轻轻调整被动接收器的灵敏度,“但它们的扫描范围在缩小,从之前的 10 公里覆盖,变成了 5 公里精准扫描,正在一点点排查星尘云边缘区域。”
乔治的金属义肢紧紧攥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靠在驾驶舱的角落,视线死死盯着舷窗外 —— 星尘颗粒在缓慢流动,偶尔有细小的碎石穿过,碰撞在船体上,发出 “嗒嗒” 的轻响,每一次声响都像在敲打着他的神经,“妈的,这比在垃圾场躲联邦巡逻队还紧张!老子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喘气声太大,被追猎者听见!”
雷诺没有接话,只是轻轻调整 “老兵” 号的姿态,让船体贴向一块直径约 20 公里的小行星 —— 这是星尘云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星体,能挡住来自西侧的扫描脉冲,为他们提供临时的 “天然屏障”。“铁砧” 号紧随其后,乔治操控着飞船,小心翼翼地停在小行星的阴影处,两船之间保持着 10 米的距离,像两块紧紧贴在岩石上的苔藓,尽可能减少暴露面积。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中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应急灯的淡绿光映在三人脸上,照出他们紧绷的表情 —— 雷诺的眉头始终紧锁,目光从未离开过被动传感器的屏幕;乔治的身体微微前倾,金属义肢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却在碰到的瞬间立刻停下;星璃的眼睛始终闭着,额间晶体的蓝光随着追猎者的扫描节奏,缓慢地明暗交替,像在与无形的敌人对峙。
“有情况!” 星璃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西南方向 3 公里处,有一艘小型巡逻舰进入星尘云,正在以‘Z’字形路线搜索,能量波动…… 是追猎者的型号,船上有至少 2 个能量炮,还有…… 冷雾释放装置!”
雷诺的心脏猛地一沉,立刻调出小行星的 3D 模型,寻找更隐蔽的位置 —— 小行星的东侧有一道天然的凹陷,深度约 5 米,刚好能容纳两艘飞船。“乔治,跟我来,躲进小行星的凹陷处!动作要慢,引擎功率调到最低,别激起星尘,暴露位置!”
乔治立刻响应,操控 “铁砧” 号缓缓移动。飞船的推进器只喷出极淡的蓝色微光,几乎与星尘颗粒融为一体,没有激起一丝多余的粉尘。当两船终于驶入凹陷处,彻底被小行星的阴影覆盖时,追猎者巡逻舰的能量波动也恰好抵达他们之前停留的位置。
“它们在扫描我们刚才的位置!” 星璃的声音压得更低,额间晶体的蓝光剧烈闪烁,“扫描强度提升到 4.5μV/m2,应该是发现了我们之前留下的微弱能量残留,正在仔细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