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的引擎维持着低功率运转,船体隐在陨石带的阴影中,像一头蛰伏的猛兽。凯站在驾驶舱的舷窗前,目送雷诺和星璃的登陆艇消失在星尘中,转身抓起工具箱 —— 升级计划已在他脑海中反复推演,此刻正是利用 “先锋号” 车间资源的最佳时机。
“先从传感器开始。” 凯打开飞船的系统面板,屏幕上 “传感器精度:37%,探测范围:8 公里” 的红色数据刺眼得很。之前在数据深渊,传感器多次因精度不足错过危险预警,这次必须彻底改造。他调出 “先锋号” 车间的设备清单,目光锁定在 “联邦军用级红外传感器” 上 —— 这是前哨站遗留的设备,探测范围达 50 公里,还能穿透普通反探测涂层,正是他需要的。
通过加密通讯向 AI 申请车间使用权时,凯特意强调 “升级飞船传感器是为更好配合后续突袭‘黑帆’,符合合规性任务需求”。不出所料,AI 秒批权限,还同步发送了车间的设备位置图:【车间 B 区存放红外传感器,需携带身份手环核验;另提供超导数据线 10 米,可用于传感器与飞船系统的连接】。
提着工具箱抵达 “先锋号” 车间时,凯才真正感受到前哨站的底蕴 ——500 平方米的舱室内,整齐排列着维修架、焊接机、能量校准仪,地面干净得几乎能反光,与他之前的 “老鼠洞” 据点形成天壤之别。他按 AI 提示找到红外传感器,银灰色的设备比他想象的小巧,却沉甸甸的,外壳上还印着 “联邦军工 202 年生产” 的字样。
“有点年头了,不知道性能还能不能用。” 凯将传感器放在维修架上,拿出万用表检测核心参数 —— 电压稳定,信号输出正常,只是接口处有轻微氧化。他用砂纸轻轻打磨接口,再涂抹上导电膏,原本暗淡的接口瞬间恢复金属光泽。
安装传感器需要在 “老兵” 号的船体顶部钻孔固定,凯特意选择了装甲最厚的区域,避免破坏内部线路。当他用激光钻孔机在船体上打出直径 5 厘米的孔时,突然想起乔治 —— 以前这种体力活,总是乔治抢着干,还调侃他 “只会动脑子不会动手”。指尖的动作顿了顿,凯自嘲地笑了笑:“老伙计,这次换我来,保证比你做得好。”
将传感器固定在船体上,再用超导数据线连接到飞船主系统,凯的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调试程序时,屏幕上的 “探测范围” 从 8 公里疯狂飙升至 50 公里,精度也从 37% 跃升至 92%,连陨石带边缘漂浮的一块小金属碎片都清晰显示在雷达上。“成了!” 他兴奋地拍了下维修架,连之前因想念乔治产生的低落都消散不少 ——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团队贡献力量,就像乔治当年做的那样。
此时,雷诺通过加密通讯传来灰市的初步进展:“老鬼已初步信任我们,透露‘海蛇’的护卫常用改装能量枪,穿透力强,但射速慢。你们那边升级得怎么样?需要帮忙吗?”
“传感器刚装完,接下来改隐匿系统,正需要你回来搭把手。” 凯对着通讯器说,“你带点灰市的废弃金属回来,我要做个‘伪装机甲贴片’,能模拟陨石的能量特征,让‘黑帆’的雷达把我们当成太空垃圾。”
雷诺爽快答应,还多问了句:“装甲修复需要什么材料?之前飞船左侧的装甲被追猎者刮花了,一直没机会修。”
“AI 说车间 C 区有备用钛合金板,厚度 5 毫米,刚好能补装甲缺口。” 凯立刻查了下库存,“你回来时顺便带两块,我们一起焊上 —— 这次升级完,‘老兵’号至少能扛住‘黑帆’的三轮能量枪攻击。”
挂掉通讯,凯马不停蹄投入隐匿系统改进。他拆下 “老兵” 号原有的反探测涂层,发现材料早已老化,只能屏蔽 10 公里内的雷达探测。这次他打算用 “深渊数据涂层”—— 这是他用数据深渊的特殊数据流调制的材料,能吸收 90% 的雷达波,还能根据周围环境调整颜色,比普通涂层先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