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停靠在一片名为 “碎星环” 的安全小行星带边缘,这里是前哨站标注的临时试射区域 —— 密布的岩石碎片既能模拟实战中的复杂环境,又不会有太空生物或敌方巡逻队干扰。莉娜(鹰眼)站在船体顶部的大型狙击炮台操控台前,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面板,目光锁定着 5000 米外的靶标 —— 那是一块从 “黑帆” 巡逻舰残骸上拆下来的重型装甲板,表面还残留着深渊能量灼烧的痕迹,硬度堪比 “追猎者” 的制式装甲。
“所有参数确认完毕:风速 4.8 米 / 秒,西风;空气湿度 32%;小行星带引力波动 ±0.3G;靶标材质为联邦军用级合金,厚度 15 厘米。” 凯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在驾驶舱内监控着实时环境数据,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像一串紧绷的弦,“大型狙击炮台已加载你设计的‘符文破甲弹’,能量输出调至最高,随时可以开火。”
莉娜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俯身贴近炮台的瞄准镜。镜筒内的全息刻度自动校准,将风速、引力、湿度等干扰因素转化为精准的修正参数,5000 米外的靶标在视野中被放大,每一道装甲纹路都清晰可见。她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搭在开火扳机上,多年的狙击本能让她的呼吸与小行星带的引力波动逐渐同步 —— 这是老鸦教她的 “环境共鸣法”,能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干扰对射击的影响。
“第一发,测试基础破甲能力。” 莉娜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平静得没有一丝波动。随着她指尖发力,炮台发出低沉的嗡鸣,淡蓝色的符文能量在炮口汇聚成尖锐的能量束,像一道撕裂黑暗的光,直奔靶标而去。
“命中!” 凯的声音瞬间兴奋起来,屏幕上的弹道分析图显示,能量弹精准命中靶标中心,装甲板表面出现一个直径 10 厘米的贯穿孔,破甲深度达 18 厘米,远超预期的 15 厘米,“破甲效率 120%!符文能量在接触装甲时产生了二次爆发,直接穿透了合金的分子间隙!”
驾驶舱内,雷诺、星璃和莱姆都凑到屏幕前,看着装甲板的实时画面,眼中满是惊叹。莱姆忍不住说道:“这威力也太离谱了!‘追猎者’的装甲最多 10 厘米厚,这一炮下去,直接能把他们打穿!”
莉娜没有停下测试,而是调整炮台角度,将瞄准镜对准 7000 米外另一块更小的靶标 —— 这块靶标直径仅 50 厘米,还被三块漂浮的小行星碎片遮挡,射击角度极其刁钻。更棘手的是,此时小行星带的风速突然升至 6.2 米 / 秒,引力波动也变得剧烈,能量弹的飞行轨迹很可能被干扰。
“第二发,极端环境下的精准度测试。” 莉娜的手指在操控台上快速滑动,调整炮台的符文能量输出频率,“凯,帮我计算碎片的移动轨迹,给我实时修正参数。”
“收到!” 凯立刻启动量子计算核心,屏幕上弹出碎片的移动预测图,“左侧碎片 3 秒后会离开靶标区域,右侧碎片 5 秒后遮挡射击线,最佳射击窗口在 3.5 秒后,修正参数已同步到你的瞄准镜!”
莉娜紧盯着瞄准镜,看着碎片缓缓移动。当左侧碎片刚离开靶标,右侧碎片尚未完全遮挡的瞬间,她扣下扳机 —— 能量弹带着淡蓝光芒,擦着右侧碎片的边缘飞过,精准命中靶标中心。屏幕上的精准度数据显示 “误差 0.8 厘米”,在 7000 米的超远距离和极端环境下,这个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天…… 这也能中?” 莱姆瞪大了眼睛,他之前用重型脉冲炮在 3000 米外射击,误差都能达到 10 厘米以上,莉娜在 7000 米极端环境下,居然能控制在 1 厘米内,这已经超出了他对 “精准” 的认知。
星璃的灵能感知着能量弹的飞行轨迹,轻声说道:“她在开火前,用灵能微调了能量弹的符文波动,抵消了部分引力干扰。而且她的呼吸节奏完全避开了风速的峰值,开火时机刚好卡在环境干扰最小的瞬间 —— 这不是单纯的技术,是对环境的极致掌控。”
接下来的测试,莉娜不断挑战极限:8000 米超远距离射击移动靶,9000 米穿透双层装甲测试,甚至在 米外,通过反弹小行星的能量折射,命中了隐藏在岩石后的靶标。每一次射击,她都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策略,或利用符文能量抵消干扰,或借助天体地形创造射击角度,数据一次比一次惊人,最终将大型狙击炮台的有效作战范围锁定在 米,远超设计时的 8000 米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