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在星空中平稳巡航,距离深渊矿石运输航线仅剩 2 小时航程。驾驶舱临时改造成的会议空间内,全息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与 “黑帆” 决战的战术复盘影像 —— 从凯的电子迷雾封锁,到莉娜的超视距精准狙击,再到雷诺指挥的追击拦截,每一个战斗片段都被标注着关键数据,红色的优化建议与绿色的成功节点交织,构成一幅清晰的战术图谱。

团队成员围坐成圈,气氛却不像往常总结会那样轻松。星璃刚完成灵能恢复,指尖还残留着调试 “灵能干扰器” 的淡紫微光;凯趴在控制台前,额前虚拟眼镜闪烁着数据流,仍在优化干扰器的能量输出参数;莱姆握着重型脉冲炮的枪管,反复摩挲着炮身上的战斗划痕,眼神中带着对接下来硬仗的期待与紧张;雷诺站在星图旁,指尖悬停在 “蚀骨小队” 可能出现的空域,眉头微蹙,显然还在推演伏击应对方案。

莉娜坐在最角落的位置,背靠冰冷的舱壁,膝盖上横放着保养完毕的 “猎鹰” 狙击枪。她没有参与讨论,只是目光锐利地盯着全息屏幕,偶尔在终端上轻点,标注出狙击环节的细节偏差 —— 比如第三发符文穿甲弹因星云干扰出现的 0.3 厘米弹道偏移,或是应对无人机群时射击节奏的 0.5 秒延迟。

这种沉默是莉娜的常态。自加入团队以来,她始终是最 “疏离” 的成员:战斗时精准执行指令,战后却很少主动发表意见,对团队的评价也仅停留在 “战术可行”“配合尚可” 这类简洁表述上。莱姆曾私下调侃,想让莉娜说一句 “不错”,比让 “追猎者” 放下武器还难。

“战术复盘基本完成。” 雷诺率先打破沉默,关闭全息影像,目光扫过众人,“从与‘黑帆’的决战来看,我们的电子战、远程狙击与机动拦截已形成有效协同,但面对‘影仆’和‘蚀骨小队’,仍有三个关键短板需要弥补:一是对深渊改造武器的防御不足,二是灵能干扰覆盖范围有限,三是缺乏应对‘唤醒协议’的应急预案。接下来……”

他的话还未说完,莉娜突然抬手打断。这是她加入团队以来,第一次主动在会议中打断他人发言,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莉娜没有局促,只是缓缓站起身,将 “猎鹰” 狙击枪靠在舱壁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位成员。

“先看一组数据。” 她抬手在终端上轻点,全息屏幕瞬间切换成新的界面 —— 上面是她刚才标注的战斗细节,却补充了更多对比数据:“与 F-21 据点战斗相比,本次决战中,凯的电子干扰响应速度提升 40%,从发现信号到实施封锁仅用 12 秒;星璃的灵能预警提前量增加 2.3 秒,为规避弹幕争取了关键时间;莱姆的重型脉冲炮命中率从 68% 提升至 89%,拦截无人机群时零误伤;雷诺的机动指挥误差控制在 0.8 秒内,三次转向规避均避开了致命炮火。”

数据界面切换,出现团队成员的协同效率曲线:“更重要的是协同误差 —— 从最初的 3.2 秒,到本次决战的 0.5 秒,我们用三次实战,完成了从‘各自为战’到‘战术一体’的转变。” 莉娜的声音依旧清冷,却比以往多了一丝温度,“这不是简单的配合提升,而是形成了真正的战术闭环:电子战创造机会,狙击精准破局,机动扩大战果,灵能全程护航。”

凯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 —— 他从未想过,自己优化的电子干扰参数会被莉娜如此细致地记录;莱姆更是挺直了腰板,刚才还在纠结的射击偏差,此刻竟成了 “进步证据”;星璃的额间晶体微微发亮,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

雷诺也露出意外的神情,他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期待:“莉娜,你的意思是……”

“这不是乌合之众。” 莉娜打断他,目光坚定地落在全息屏幕上团队的合影 —— 那是决战后在 “破魂号” 残骸前拍摄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灿烂的笑容,“我加入过三个佣兵团,见过太多为利益拼凑的队伍:顺风时争抢功劳,逆风时各自逃窜,战术只是纸上谈兵,执行时漏洞百出。但在这里,” 她的指尖轻轻点在屏幕上的合影,“有人为了修复引擎通宵达旦,有人为了校准灵能透支自身,有人为了掩护队友主动吸引火力,甚至在知道‘唤醒协议’的威胁后,没有一个人提出退缩。”

她转向星璃,眼神柔和了几分:“你明明知道‘影仆’在搜寻艾塔尼遗民,却没有隐瞒古籍记载,反而主动承担起干扰‘唤醒协议’的风险;凯,你为了破解数据盘,关闭了自己最宝贝的传感器,哪怕知道这会影响后续侦查;莱姆,你明明恐高,却在追击突击艇时,徒手攀爬陨石进入敌舰;雷诺,你每次制定计划,都会优先考虑平民安全,甚至为了保护被胁迫的船员,放弃了快速摧毁敌舰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