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号” 的引擎逐渐降低功率,在距离核心舱 1 公里处缓缓悬停。当数据风暴的余波彻底消散,空间扭曲的震颤归于平静,舰桥内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观测窗 —— 那道萦绕心头许久的淡绿色 “幽灵信号”,终于显露出它的源头,而眼前的景象,让见惯了星际残骸的团队成员们,瞬间陷入失语的震撼。
那不是预想中完整的远古星舰,也不是常规的空间站结构。在深邃的暗星云背景下,一座横跨近百公里的巨型残骸静静漂浮,像被宇宙巨人撕裂的拼图 —— 左侧是布满金属脉络的穹顶结构,表面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六边形装甲板,部分装甲已脱落,露出内部闪烁着淡蓝微光的能量管线;右侧则是断裂的环形舱体,无数管道与支架像暴露在外的骨骼,在黑暗中延伸,末端还挂着未完全解体的小型舱室,像一串被遗弃的铃铛。
“这…… 这根本不是飞船或空间站,更像…… 一个被打碎的世界舰碎片!” 凯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操控量子雷达将图像放大 10 倍,屏幕上的细节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 残骸表面的装甲板上,刻着与 “三角螺旋” 图腾同源却更复杂的纹路,这些纹路并非静态装饰,而是在缓慢流动,像有生命的脉络,每一次波动都与 “幽灵信号” 的频率完美同步。
一、震撼外观:超越认知的远古遗迹
“老兵号” 缓缓靠近残骸,更多令人惊叹的细节逐渐清晰。左侧穹顶结构的顶端,矗立着一座残破的尖塔,塔身上布满了类似艾塔尼符文的刻痕,但线条更凌厉,含义更晦涩 —— 星璃通过灵能感知解读出部分片段,竟包含 “空间折叠”“能量聚合” 等超越当前文明的技术概念,比艾塔尼古籍记载的最高科技还要先进数倍。
“这些刻痕不是装饰,是‘技术铭文’!” 星璃的额间晶体剧烈闪烁,灵能与铭文产生强烈共鸣,“每一道纹路都对应着一套完整的技术原理,只要激活,就能操控周围的空间能量!这绝不是‘深空盟友’的技术,更像是…… 比艾塔尼文明更古老的‘创世文明’遗留的产物!”
残骸的中部,存在一道贯穿始终的巨大裂缝,裂缝宽度约 10 公里,边缘处的金属呈现出被高温融化后又急速冷却的玻璃质感。透过裂缝,能看到内部残存的球形舱体 —— 那正是 “幽灵信号” 的核心发射源,淡绿色的信号能量从舱体表面的无数小孔中溢出,在裂缝中形成一道流动的光带,像远古遗迹的脉搏,在黑暗中跳动。
莉娜通过修复后的 “深渊能量追踪镜” 观察,发现裂缝边缘的金属上,残留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痕迹:一种是淡紫的深渊能量,带着强烈的腐蚀性,与 “追猎者” 使用的能量同源;另一种是纯白的未知能量,虽已微弱到几乎不可察觉,却能中和深渊能量的侵蚀,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
“这两种能量痕迹是同时存在的!” 莉娜的声音带着震惊,“说明这座残骸不是自然损毁,而是遭遇了‘深渊能量’与‘纯白能量’的剧烈碰撞,才被撕裂成现在的样子!而且碰撞发生的时间…… 至少在 1 万年以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残骸周围的空间环境。以残骸为中心,半径 50 公里的空域内,暗星云的流动速度明显减缓,数据碎片的碰撞频率降低至正常区域的 1/10,甚至连空间扭曲的强度都大幅减弱 —— 仿佛这座残骸本身就是一个 “空间稳定锚点”,以自身的能量场压制着数据深渊的混乱,而 “幽灵信号”,更像是维持这个锚点的 “能量源”。
“量子雷达检测到残骸内部存在‘人造重力场’和‘氧气残留’!” 凯的声音再次打破沉默,屏幕上弹出的检测报告显示,残骸核心区域的重力指数稳定在 0.8G,氧气浓度约为联邦标准大气的 60%,“这意味着…… 这座残骸内部,很可能还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甚至可能…… 还有活的生命存在!”
这个结论让舰桥内的气氛瞬间沸腾。莱姆通过远程通讯激动地大喊:“活的生命?难道是‘创世文明’的幸存者?他们一直在发送信号,就是为了等待有人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