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号” 舰桥内的应急灯刚切换回正常白光,船体因能量冲击产生的嗡鸣还未完全消散,莉娜就已提着灵能校准工具箱,快步冲向后甲板的舰载狙击炮台。她的作战靴踩在金属通道上,发出急促而坚定的声响,路过的船员们纷纷侧身避让,从她紧绷的侧脸和紧握工具的指节中,能清晰感受到那份蓄势待发的锐利 —— 这是属于她的战场时刻,是时候让追猎者尝尝 “精准打击” 的滋味了。
舰载狙击炮台位于 “老兵号” 后甲板的制高点,炮台主体由新型合金铸造,炮管长达 8 米,表面刻着精密的能量聚束纹路;炮台左侧的全息瞄准仪已展开,屏幕上实时显示着 10 公里外追猎者舰队的动态,淡蓝色的锁定框在敌舰之间不断游走;右侧的弹药舱里,12 发 “深渊穿甲弹” 和 8 发 “灵能干扰弹” 整齐排列,弹头上的淡紫色涂层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每一发都经过莉娜亲手校准,确保弹道误差不超过 0.01 毫米。
“炮台供电正常,能量聚束系统校准完毕,瞄准仪低光增强模式已激活。” 莉娜快速接入炮台控制系统,手指在操作面板上敲击,将之前记录的追猎者舰船参数导入瞄准仪 ——“刺蜂级” 侦察舰的引擎舱装甲厚度、传感器阵列的能量频率、护盾薄弱点的坐标,这些数据早已刻在她的脑海中,此刻只需通过参数匹配,就能快速锁定最优攻击目标。
舰桥内,雷诺通过监控画面看着莉娜的操作,对着通讯器沉声说道:“莉娜,追猎者舰队正在重新调整阵型,预计 3 分钟后发起第三波攻击。你的任务不是摧毁敌舰,而是通过精准打击震慑它们,为我们修复护盾争取时间 —— 优先攻击侦察舰的关键部位,避免与驱逐舰正面抗衡。”
“收到。” 莉娜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电流的杂音,却异常清晰,“我已锁定 3 艘‘刺蜂级’侦察舰,它们正位于驱逐舰左后方,形成三角护卫阵型,负责警戒和侧翼支援。其中编号‘蜂 - 7’的侦察舰引擎舱护盾能量偏低,传感器阵列暴露在外,是最优目标。”
她的手指在瞄准仪上轻轻滑动,将淡蓝色的锁定框精准套在 “蜂 - 7” 侦察舰的引擎舱位置。屏幕上立刻弹出该部位的详细参数:装甲厚度 120 毫米,护盾能量剩余 45%,内部能源导管距表面仅 30 毫米,一旦穿甲弹击穿装甲,就能直接引爆导管内的深渊能量,造成连锁爆炸。
“能量聚束开始!炮管预热温度 650℃,接近最佳射击阈值!” 莉娜的目光紧紧盯着瞄准仪,右手握住炮台的操控手柄,左手轻轻调整能量输出旋钮 —— 舰载狙击炮台的能量聚束需要 3 秒预热,过早或过晚射击都会影响精度,她必须在温度达到 700℃的瞬间扣下扳机,确保穿甲弹以最大动能击穿目标。
此时,10 公里外的追猎者舰队中,“蜂 - 7” 侦察舰的船员还未意识到死亡的临近。它们正按照驱逐舰的指令,调整传感器阵列的扫描角度,试图锁定 “老兵号” 的护盾破损处,为下一波攻击提供精准坐标。舰体两侧的轻型粒子炮已完成充能,淡紫色的能量光晕在炮口闪烁,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别人的 “猎物”。
“预热温度 700℃!能量聚束稳定!” 莉娜的手指在扳机上微微用力,瞄准仪的屏幕上,“蜂 - 7” 侦察舰的引擎舱已被放大至全屏,甚至能看到装甲表面因之前战斗留下的细微划痕 —— 那是最佳的弹着点,划痕处的金属结构已出现疲劳,能降低穿甲弹的击穿阻力。
“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从炮台传来,淡紫色的深渊穿甲弹带着刺眼的尾焰,从炮管中喷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轨迹。弹体表面的能量聚束纹路在飞行中不断闪烁,将周围的宇宙尘埃瞬间推开,形成一道短暂的真空通道。
舰桥内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全息投影上的弹丸轨迹。雷诺的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凯暂停了护盾修复方案的编写,星璃也从灵能透支的疲惫中抬起头,额间的晶体泛起微弱的光芒 —— 这一枪,不仅是对追猎者的反击,更是对团队士气的提振,容不得半点失误。
穿甲弹在空中飞行了 2.3 秒,精准命中 “蜂 - 7” 侦察舰引擎舱的划痕处。淡紫色的弹体瞬间穿透 120 毫米厚的装甲,钻入内部的能源导管。下一秒,一道剧烈的爆炸从引擎舱传来,淡紫色的深渊能量像火山喷发般喷涌而出,将侦察舰的后半段舰体彻底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