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块钱,比每月20块的补贴多了12块,这对贾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秦淮茹连忙道谢,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可马德山却觉得,后勤的活虽然轻巧,却学不到真本事,不如学门手艺,以后也能有个依靠。
他跟李主任商量:“李主任,我想收秦淮茹为徒,教她钳工技能。她年轻,学得快,以后也能在车间里帮上忙。”
李主任点点头:“马师傅,您是老技工,您愿意教,那再好不过。秦淮茹,你可要好好跟马师傅学,别辜负了马师傅的心意。”
就这样,秦淮茹成了马德山的徒弟,正式踏入了钳工车间。
可学手艺的路,远比她想象中艰难。
钳工需要看懂图纸、精准测量、熟练使用锉刀、扳手等工具,这些对没读过几年书、几乎是文盲的秦淮茹来说,简直是难如登天。
马德山耐心十足,从最基础的识图纸教起,一笔一划地给她讲解线条、尺寸、符号。
可秦淮茹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脑袋就像一团浆糊,记了又忘,忘了又记。
马德山教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她握不稳卡尺,读数也总是出错。
教她用锉刀打磨零件,她力气小,打磨出来的零件要么不平整,要么尺寸偏差太大,常常达不到要求。
车间里的工友们看着她笨拙的样子,偶尔会私下议论:“马师傅怎么收了这么个徒弟?连图纸都看不懂,还学钳工?”
“她一个女人家,又是刚生完孩子,哪有力气干钳工活?”这些话传到秦淮茹耳朵里,让她既羞愧又难过,好几次都想放弃。
可每当她看到马德山耐心教导的模样,想起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她利用休息时间,让棒梗教她认数字、写字,把马德山画的简易图纸带回家,一遍遍琢磨。
车间里别人休息时,她还在反复练习使用工具,手上磨出了水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渐渐结出了厚厚的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