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鱼与渔夫

苏文渊没有立刻开始所谓的调查。

接下来的两天,他过得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有些安分守己。

白天,他就在方昭云派兵守护的小院里,读书、练字,温养那股来之不易的真知之气。他没有急于求成,去冲击更高的境界,根据前世道听途说的经验,将所有精力,放在了巩固根基,以及……探索自己最大的秘密——记忆宫殿上。

夜晚,他便会去拜访简随云。

在望江楼那间可以俯瞰整个青河夜景的雅间里,师徒二人,一问一答。

苏文渊问的,是修行路上的种种困惑。从如何让真知之气更加凝练,到旁敲侧击,如何真正使用文宝以及开启文宝由虚化实的过程,再到儒、道、武三家修行体系的优劣异同。

简随云倾囊相授。他以齐家大儒的境界,高屋建瓴地为苏文渊指点迷津,往往一句话,就能点破苏文渊数日都想不通的关隘。

在这位名师的指导下,苏文渊的修为,虽然境界未曾突破,但其根基,却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愈发扎实、浑厚。

而他,也并非一味地索取。

他时常会“不经意”间,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观点。

比如,他会问:“老师,您说天地有气,修士引气入体。那这气,可否像水流一样,用某种‘管道’进行输送?又可否像杠杆一样,用微小的力量,去撬动更庞大的力量?”

这些基于前世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奇思妙想,每每都能让简随云这位大儒,都陷入长久的思索,甚至偶尔会露出茅塞顿开的惊喜之色。他只当是自己这位弟子天生便能触类旁通,感悟到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天地至理,越发觉得是捡到了宝。

苏文渊也乐得如此。老师越强大,他的后台才能越牢靠。

至于记忆宫殿,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也是他身上最不可告人的秘密。此事,他不会对任何人说起,哪怕是待他如己出的老师。

在这两天的探索中,他对记忆宫殿的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发现,这座宫殿,并非一成不变。

它更像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图书馆。

目前,他能“看”到的,只有他前世已经烂熟于心的那些典籍,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但还有更多更深奥、更专业的知识,比如《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甚至更高深的数理知识,都还处于一种被迷雾笼罩的未解锁状态。

他隐隐感觉到,想要解锁这些更高层次的知识,就需要他自身的儒道修为,达到相应的境界才行。

而另一个发现,则让他更加欣喜。

他在考场上,完整地将那首《侠客行》书写出来,引动了天地共鸣之后,在他的记忆宫殿中,竟然……多出了一本全新散发着微光的书籍!

书的封面上,赫然便是“侠客行”三个大字。

而当他心神沉入其中时,便能清晰地,重新感受到当日那股“诗成剑鸣”的豪迈意境!

“原来如此……”苏文渊心中豁然开朗,“记忆宫殿,不仅能输入,还能输出。我将前世的经典,在这个世界重现,并赋予其道的烙印后,它便会成为一本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

这个发现,让他对未来的修行之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这平静的表象,让许多暗中观察的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

县衙大牢。

刘德海如同烂泥一般,瘫在最肮脏的牢房里。修为被封,让他比一个普通的老人还要虚弱。短短两日,他便憔悴得不成样子。

他想不通,为何监察司的雷霆手段,迟迟没有降临。

他更想不通,那个叫苏文渊的少年,为何在占据了绝对优势之后,反而……偃旗息鼓了?

这种未知的等待,比任何酷刑,都更让他感到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