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茶与道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这一日的北安州州城,天气格外的好。

秋高气爽,惠风和畅。

而城中所有人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般,充满了期待与躁动。

闻道茶馆,这座平日里只是士子们消遣时光的去处,今日却成了整个北安州的焦点。

茶馆内外早已是人山人海。唐家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护卫力量,才勉强在茶馆周围,维持出了一片基本的秩序。即便如此,那些无法进入的百姓和士子,依旧伸长了脖子,将耳朵竖到了极限,希望能从那二楼的窗户里,捕捉到一星半点的“圣贤之音”。

二楼,靠窗最好的位置。

一张古朴的方桌,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一炉由上好“龙眼炭”点燃的红泥小火炉,炉上的沸水,正“咕噜噜”地冒着热气。

郑修远,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今日依旧是一身月白色的儒衫,腰悬玉箫,面容平静。他没有看楼下拥挤的人潮,也没有理会周围那些充满敬畏与好奇的目光。

专注地进行着一套行云流水般的“茶礼”。

从“涤器”,到“置茶”,再到“冲泡”、“分杯”……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与美感,仿佛不是在泡茶,而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祭祀。

一股淡淡的、清雅的茶香,伴随着氤氲的水汽,渐渐地在二楼弥漫开来。

在他的身后,站着一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须发皆白的老仆,垂手而立,如同入定的老僧。

当苏文渊独自一人,缓缓走上二楼的楼梯时。

整个茶馆,那原本还有些许嘈杂的声音,瞬间彻底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两位,即将展开巅峰对决的少年天骄身上。

“苏兄,你来了。”郑修远抬起头,对着苏文渊温和地抱拳一笑。那笑容真诚而坦荡,没有丝毫的敌意。

“郑兄,久等了。”苏文渊也同样还了一礼,从容落座。

两人之间,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唇枪舌剑。

有的只是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般的……默契。

“请。”郑修远提起紫砂壶,将第一杯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茶汤,斟入了苏文渊面前的品茗杯中。

苏文渊端起茶杯,没有立刻去喝。

先是观其色。茶汤清亮,澄澈见底,如同一块上好的琥珀。

再闻其香。香气高远,清冽之中,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雪后青松般的凛然之气。

最后,才品其味。

茶水入口,微苦,却不涩。那股苦意,如同一道清泉,瞬间洗涤了口中的所有杂味。而当茶汤滑入喉咙之后,一股强烈的、持久的甘甜,便从舌根处猛地涌了上来!

“好茶!”苏文渊忍不住,由衷地赞叹道,“入口微苦,而后回甘,其香凛冽而高远。若我没猜错,此茶应是产自极北雪山之巅,迎着风雪而生,三年方能采摘一次的……‘苦寒之心’吧?”

郑修远的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苏兄,竟也精通茶道?”他没想到苏文渊,仅凭一杯茶,便能道出此茶的来历与神韵。这“苦寒之心”,可是他郑家的珍藏,寻常人莫说喝,便是听都未曾听过。

苏文渊笑了笑:“略知一二。”

“那苏兄以为,”郑修远看着他,终于将话题引入了正轨,“这茶与我辈儒生所修之‘道’,可有相通之处?”

苏文渊知道,论道开始了。

他放下茶杯,沉吟了片刻,答道:“自然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