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变,就得乱!就得亡!

以往只知奉命督造,从未深想其于天下之重!此论……石破天惊!

嬴政眼神锐利如鹰,内心掀起滔天巨浪:铁器!牛耕!标准化!书同文车同轨……此皆寡人着力推行之物!

朕横扫六合,倚仗者,岂非正是此等‘器物’与‘本事’?

赵天成所言,竟是将寡人伟业之根基,赤裸裸道出!

李斯心神剧震:书同文车同轨……法家只道此乃强化统治、令行禁止之术!

然在赵天成此‘器物史观’下,此二事岂非是提升治理效率之‘大本事’?

其价值,远超律法条文本身!

法家之学……是否本末倒置了?

“所以,这种史观认为,”赵天成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如同最后一块巨石投入心湖。

“王朝的兴衰更替,表面上是人斗人,根子上,往往是因为旧的‘器物’和‘本事’不够用了,跟不上人口的增长,或者被新的、更厉害的‘器物’和‘本事’给冲垮了。”

“比如,周朝搞分封,最初是因为管理不了那么大地盘。后来铁器牛耕普及,荒地开垦多了,人口暴增,诸侯实力大增,周天子那套分封制就罩不住了,礼崩乐坏是必然。你们秦国的军功爵制、郡县制,也是在铁器普及、人口增长、需要更高效管理和战争的背景下搞出来的。”

他目光扫过震惊失语的扶苏和章邯。

“现在你们搞‘皇帝之法’,想换口气,说到底,也是因为你们那套战时高效的旧法子,在治理这么大一个相对和平帝国时,不够用了!”

“‘器物史观’看的就是这个根子上的变化。它觉得,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不是皇帝脑子里想啥,也不是丞相写了啥法条,而是田里能打多少粮食,工匠能造出多好的东西,商人能把东西运多远多快,这些东西加起来,才叫‘本事’。这个‘本事’大了,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都得跟着变!”

“不变,就得乱!就得亡!”

死寂!

绝对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