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坐镇府军大营负责协调后勤的苏墨辰,日子也属实不好过。
自从周访下令封锁莽山官道以来,这条如今已是宁州连接相州、梅州等地的重要商路瞬间瘫痪。
官道上挤满了被迫停滞的商队,各种货物堆积如山,无法通行。
二人谁都没想到,这一剿匪的正常的举措,算是捅了马蜂窝!
小商队也就罢了,面对蛮横的府军有气只能受着。
可那些大商行背后站着的可是各地士绅豪商,甚至还有数家拥有官方背景,岂是那么好相与的?
奉旨剿匪如何,成功后莽山再无危险又如何,他们统统不在乎。
但现在封锁官道,耽误商队赚钱,那就是捅破天的大事!
短短几天内,苏墨辰接到无数来自宁、相、梅三州,甚至更远地方的信函,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
更有甚者,几家大商行的管事直接来到府军大营前,指着他的鼻子毫不客气斥责:
“苏知府,我家老爷在宁州时,可是掏了两万两开拔银!你无故封锁道路耽误生意,这损失担待得起吗?”
“苏墨辰!我二姐可是户部尚书的三房!”
“苏大人!我们梅州商会的货若是延误了交货日期,这违约金,是否由你们宁州府衙来赔偿?”
苏墨辰被来自各方的压力搞得头晕眼花,连连赔笑,却又不敢轻易放行。
莽山军乃是朝廷钦点的首要目标,可是关乎到头顶上的乌纱帽!
若是贼寇趁乱逃脱,他哭都没地哭去。
除此之外,前线三千大军和民夫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是让苏墨辰头疼欲裂的大问题。
莽山道路崎岖难行,虽然征兆民夫开辟出了一条道路,粮车依旧很难通行。
导致隆安县往前线运输粮草的效率极其低下,刨去路上人吃马嚼,往往辛苦送上来一斗米,能剩下半斗就算不错了。
就在这内外交困之际,谢道安的心腹带着密信珊珊而来。
踏山军?
那不是莽山西麓的大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