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衍是荀彧的三兄,自从袁绍起兵,就一直追随袁绍。与荀谌不同,他为人内敛,沉默寡言,名声不显。他出任并州刺史,连袁熙都觉得意外。
反倒是郭嘉觉得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郭嘉说,荀彧兄弟几个都是人才,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荀彧的优势在施政,荀谌的优势是口才,荀衍的优势则是治兵。
他是汝颍人中少有能独立统兵的将才。之所以一直没有统兵,除了汝颍人在冀州无兵可统之外,也受到了荀彧和荀谌的连累。
荀彧为曹操效力,荀谌因为韩馥的事和袁绍有了芥蒂,袁绍自然不会轻易让荀衍统兵。
现在能够出任并州刺史,自然是因为郭图等人力荐。
换言之,这是汝颍系的胜利,而且是巨大胜利。
荀衍出任并州刺史,横亘在冀州、关中之间,对冀州人来说绝非好事。
冀州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也不可能不反对,但汝颍人一定拿出了让袁绍无法拒绝的条件,让袁绍同意了这个任命。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条件应该就是劝进。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天子离开了中原,袁绍就是中原之主,这时候再以陈公的爵位主持大事就不合适了,至少要进封为王,甚至一步到位,直接登基称帝。
理由也好找,搞几个祥瑞就是了。
对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小事,信手拈来。
在这方面,汝颍人显然要比冀州人更有优势。
听了郭嘉的解释,袁熙只能表示大开眼界。说到底,什么天命人心,最后都要以实力为后盾。
在他的梦里,曹操袭取乌巢成功,袁绍两年后就病死了,他们兄弟相争,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不出意外的话,天命大概成了曹操的战利品。
总不能是刘璋、孙权,或者刘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