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兄长辛评就是袁谭的支持者,而且和审配不睦,辛毗来燕国,就是典型的各事其主。互通消息是可能的,出卖自己却大可不必,至少现在不至于。
“行,我现在就传令各部。”
——
袁熙再次取道太行山东麓的大道,一路北上,先到常山,再到中山。
两年前,乌巢之战后,他从邺城接上甄宓,走的就是这条道,为的是让甄宓顺便省亲。
这一次的目的相似,甄宓刚刚被册封为燕王正妃,她生的孩子袁叡也被立为燕王世子,可谓是风光无限,自然要荣归故里,告慰列祖列宗,与家人团聚,共庆荣华。
有同样需要的还有赵央。
赵央的父亲几年前英年早逝,甚至为此耽误了赵央出嫁。现在赵央被封为燕王夫人,也算是修成正果,当然也要向她的父亲汇报一下,让他的在天之灵放心。
除了陪王妃、夫人省亲之外,袁熙也有自己的任务。
他要巡视中山,由飞狐道出塞,巡示各部,让他们知道中原已经易姓,现在是袁氏的天下了,他是袁氏宗室,领征北将军的燕王,并将陈朝天子的诏书传达到位。
这是天命更替时必须有的步骤,也是袁绍托付给他的任务之一。
这个委托意义重大,等于将北疆的事务全部交给了他,与汉朝的治国理念截然不同。
鉴于七国之乱,汉朝一直致力于压制宗室,陆续剥夺了宗室的兵权、民权,最后将他们变成了无所事事的富贵闲人,对朝政没有一点影响力,任人宰割。
袁绍说,这样不好,宗室就应该藩辅朝廷,怎么能一点权力也没有呢。
不仅要有权,而且要有兵权,才能镇守四方,为君父分忧。
所以,吴王袁谭、燕王袁熙就有了兵权,一个领征东将军,都督扬州军事,一个领征北将军,都督幽州军事。
这里面有什么交易,又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心思,袁熙并不关心。既然君父将责任交给了他,他就好好完成。哪一天君父要收回兵权,他也没什么意见,痛痛快快的交回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