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字酌句的写完文书,郭图放下笔,用力挤了挤干涩酸痛的眼睛。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目力有些不济,看文书都要伸直了胳膊,尽可能地放远些。书写成了最让他头痛的事,能免则免。只是一般文书可以由掾吏代劳,他只要签字用印就行,写给荀谌的书信却只能亲自动手。每次写完,都觉得自己眼睛快瞎了。
他真心希望这样的书信少一些,但他更清楚,这不太现实。
袁谭的储君之路还很漫长。
原本以为进据中原之后,随着中原士族的加入,袁谭的实力得到加强,会迅速取得决定性的优势,立下一个又一个战功,迫使袁绍不得不立袁谭为储君,可是形势的发展大出他的预料,让他竟有一种泥足深陷,无法脱身的无奈。
袁谭的确拥有无数人的支持,但一来这些人的支持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二来袁谭迟迟无法将这些人力、物力上的优势转变成战场上的胜利。除了平定泰山贼还算顺利之外,其他的都算不上出色。
这让郭图很是不解。
曹操旧部几乎都被划入袁谭麾下,这些人当初可是能和袁绍的大万大军打得有来有回,一度无法前进的,能力可见一斑。袁熙有了郭嘉的帮助,平定了北疆,有贾诩、张辽、徐晃相助,逼降了马超,足以证明这些人归袁后战斗力依然很强,怎么在袁谭麾下的表现却如此差劲?
是袁谭的问题,还是谁的问题?
郭图搞不清楚,他迫切的希望荀谌能搞明白这件事。
没有战功,一切都是空言。
每次想到战功,郭图就会想起袁熙,进而叹息不止。
与袁谭相比,袁熙的运气好到匪夷所思,这两年几乎战无不胜,甚至是不战而胜。他如果肯表态支持袁谭,储君之位早就尘埃落定了,偏偏他就是不肯表态,很难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但是怀疑也只是怀疑而已,不论是袁熙的表现,还是袁熙的实力,都很难让人相信他有夺嫡之心。
一个有夺嫡之心的人身边不会只有屈指可数的人才,更不会闭门谢客,拒绝与人往来,搞得朝中连帮他说话的人都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