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如同地球的年轮,记录着过去数十万年间气候的细微变化和可能的地质、天文事件影响。
顾渊盯着那串合成频率,若有所思。“如果……如果‘星门网络’的激活,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连接,也涉及到巨大的能量释放,甚至可能对地球的局部环境乃至全球气候产生过短暂但可探测的影响呢?”
他让南曦将合成频率中那段稳定的低频包络特征提取出来,将其视为一个可能具有周期性的“事件触发器”模板。然后,将这个模板与格陵兰冰芯数据中,那些无法用已知火山喷发、太阳活动等常规因素解释的、短暂的、剧烈的气体成分异常波动事件进行比对,寻找时间上的同步性或特定相位关系。
这是一个大海捞针般的工作。冰芯数据时间跨度极大,分辨率各异。
然而,当南曦将时间轴锁定在根据玛雅长纪年历和昆仑“回响”信号中可能隐含的某些超级周期推算出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附近时,令人毛骨悚然的对应关系出现了!
在几个特定的、距今约一万多年前、四万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点上,格陵兰冰芯记录都显示出了极其短暂(地质尺度上)、却异常强烈的甲烷和特定氙同位素比例的峰值!这些峰值出现的时间,与顾渊根据合成频率包络和神话-天文周期推算出的“潜在网络高活跃期”,高度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次约一万两千年前的异常波动,其时间点,与多个文明神话中记载的“大洪水”传说时期,以及地质学上认可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一次短暂的全球性气候骤冷事件)的起始点,存在着令人不安的重叠!
“不是巧合……这绝不是巧合!”顾渊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星门网络’的激活或重大事件,可能真的在地球环境史上留下了物理痕迹!这些冰芯记录下的气体异常,可能就是巨大能量释放或……物质/能量跨维度传输时,对大气成分造成的瞬间扰动!”
这个发现,为“星门网络”猜想提供了独立于神话和遗迹的、来自地球环境本身的物理证据!它表明,那个网络不仅存在,而且其运作确实曾对地球产生过真实、可测量的影响!
同时,这也指向了格陵兰冰盖深处,可能封存着关于这个网络更古老活动记录的、独一无二的“时间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