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与李韶两人听了李渊的吩咐,低头在一旁激烈地商议着。
而李元狰却毫无异样,悠然自得地坐在一角,品着茶水。
他向来对战场兴致寡然,军事又非所长,再加之本就无意卷入朝堂纷争,
便索性低调处之,仿佛局外人一般,冷眼旁观着这一场风云酝酿的博弈。
李渊望着李靖与李韶的神情,眉头微皱,揉了揉眉心,似是在沉思什么。
不久,无舌快步进殿,低声禀报道:“秦王殿下,已候于殿外。”
李渊闻言,随意扬了扬手,无舌会意而去,引李世民入殿。
李世民迈步进殿,见李渊面容冷峻,神色顿时一沉,
迅速跪地行礼,恭敬地道:“罪臣叩见陛下!”
李渊望着跪在地上的李世民,眼中虽掠过一丝不忍,但脸上却依然维持着冷意,
仅是冷哼一声,道:“起来吧。你的军事才干向来不差,与他们商议一下,该如何应对吧。”
李世民依言站起,却始终低垂着目光,不敢直视李渊。
此时,李靖走上前,将刚才整理好的情报递至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接过后,立于一旁细细翻阅,神情愈发凝重。
他深知突厥是大唐始终难以忽视的强敌,二者之间的对峙几乎不可避免。
早在大唐初立之时,突厥便派使臣前来逼迫朝贡,那时他便埋下了一腔怒火。
只是,当时大唐内乱未清,根基未稳,断无力与突厥正面交锋。
但此刻,李世民心中隐隐觉得,或许时机已经成熟。
他放下手中的情报,抬起头,直视李渊,眼中燃着几分战意,
郑重而低沉地问道:“父皇,不知您意下如何?”
李渊听闻此言,面色顿变,神情复杂道:“朕觉得还不是时候!”
李世民听闻李渊的话,眉头紧锁,神色愈加凝重。
他深知,这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良机。
若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便可借此重新跻身朝堂,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于是,他直视李昭,沉声问道:“李大人,如今大唐后勤补给状况如何?
能支撑多大规模的大军对峙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