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已官复原职,接下来便是专心谋划自身事务的重要时刻。
他回府后,当即召来杜如晦与房玄龄,将早朝之事详细告知二人。
杜如晦听罢,微微点头,沉声说道:“殿下,目前形势对我们极为有利,时机已至,接下来便可放手施为!”
然而,房玄龄却神色凝重,轻拍书案,郑重道:“不,不宜过于急切。
眼下当务之急,是先探明陛下的真实态度。
如果陛下只是因战功而暂时让殿下复职,我们仍需保持谨慎,
千万不可引起陛下的猜忌,否则往后的路将更加艰难;
但若陛下确有意让殿下接掌大位,那我们的方向便必须有所调整。
此时,不仅要放手而为,更需全力掌控朝局。
应尽快将关键部门的实权纳入掌中,甚至争取陛下的协助,
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唐政坛中迅速站稳脚跟!”
李世民听后,深以为然,点头道:“玄龄所言极是,当下确实需明确父皇的态度。”
杜如晦亦赞同房玄龄的分析,稍加思索后说道:
“玄龄,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试探陛下的意图?”
房玄龄拈须沉吟片刻,随后缓缓说道:“老杜,你可曾留意陛下在朝中最为重视的部门是哪一处?”
杜如晦略一思忖,答道:“莫属户部了。户部掌管大唐国库,可谓朝廷命脉。”
房玄龄点了点头,转向李世民,郑重提议道:“殿下,既如此,那我们不妨从户部入手,试探陛下意向。”
然而,李世民听罢,却缓缓摇头,目光幽深,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坚定:
“玄龄,你难道忘了,现任户部尚书乃我族叔,他肯定知道我们对李建成动手之事,
之前我见过他一次,他对我意见很大,怎么可能允许我对户部动手!”
房玄龄听后微微皱眉,低声道:“殿下所言有理,那户部一途的确不宜轻举妄动。
不过,若要试探陛下的态度,还需另寻突破口。”
他停下片刻,目光扫过书案上的地图,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方向。
杜如晦见状,轻声提醒道:“玄龄,莫非你是想从兵部入手?”
房玄龄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兵部固然重要,但眼下朝局复杂,兵权若有异动,
必引起更多人的警觉,反而会打草惊蛇。
我们需要一个更隐秘、更能体现陛下态度的切入口。”
李世民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道:“玄龄,若父皇真正有意让我接位,是否会在礼部有所表示?”
房玄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