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王离虽然不情愿,还是领命而去。
陈墨看着王离的背影,心中一阵感慨。这个年轻的将军虽然冲动,却不失正直,只是被仇恨和猜忌蒙蔽了双眼。
“陈先生,”王翦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你可知,百尸洼是什么地方?”
陈墨愣住了:“不是项燕将军战死的地方吗?”
“是,也不是。”王翦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里还是……当年长平之战后,秦军掩埋楚军战俘的地方。”
陈墨如遭雷击,愣在原地。长平之战,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没想到,钟离昧选择退守的地方,竟然有这样一段历史。
“钟离昧退守百尸洼,恐怕不只是为了设伏。”王翦道,“他是想利用那里的历史,激起楚人的仇恨,让他们同仇敌忾。”
陈墨终于明白,钟离昧的用意远比他想象的更深远。这个人不仅是个军事家,更是个懂得利用人心的政治家。
“我明白了。”陈墨道,“这更说明我们不能进攻。一旦开战,只会让仇恨加深,让和平的希望更加渺茫。”
王翦点了点头:“去吧,注意安全。我会在这里稳住军心,等你回来。”
陈墨躬身行礼,转身走出帅帐。帐外的风更大了,吹得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抬头望向百尸洼的方向,那里的天空阴沉得像一块巨大的铅块,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
陈墨带着王离挑选的五十名精锐骑兵,快马加鞭赶往被烧毁的粮仓。现场一片狼藉,烧焦的粮草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地上散落着士兵的尸体,个个死不瞑目。
“陈先生,小心脚下。”一个亲兵提醒道,“地上有陷阱。”
陈墨低头一看,果然看到几个伪装成普通地面的陷阱,里面插着锋利的尖刺。他心中一凛,这些人的布置如此周密,显然是早有预谋。
“仔细搜查,不要放过任何线索。”陈墨下令道。
亲兵们散开搜查,陈墨则独自走到一具士兵的尸体旁。死者是被一刀割喉而死,手法干净利落,显然是高手所为。陈墨仔细检查了死者的伤口,发现凶器并非楚军常用的青铜剑,而是一种更锋利的铁剑——这种铁剑,只有秦国的军工坊才能锻造。
“陈先生,你看这个!”一个亲兵喊道,手里拿着一块烧焦的布料。
陈墨走过去,接过布料。布料的一角绣着一个模糊的“李”字。
“是李信的人!”亲兵们纷纷议论起来。
陈墨却皱起了眉头。这太明显了,明显得像是故意留下的。李信虽然与自己有隙,却未必有胆量勾结赵高余党,做出这种通敌叛国之事。
“继续搜查。”陈墨道,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陈墨心中一紧,下令道:“戒备!”
亲兵们立刻拔出剑,围成一个圆圈,将陈墨护在中间。
马蹄声在粮仓外停下,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陈先生,别来无恙?”
陈墨愣住了,这个声音是……李信!
他走出圆圈,只见李信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几十个亲兵,正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李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陈墨问道,心中充满了警惕。
“我接到消息,说粮仓被烧,特地赶来查看。”李信的笑容带着一丝诡异,“没想到陈先生也在。怎么,先生不好好待在军中,跑到这里来,是想寻找什么证据吗?”
陈墨看着李信,突然明白了。李信的出现,绝非偶然。他很可能是来销毁证据的,或者……是来杀自己灭口的。
“李将军说笑了。”陈墨不动声色地握住了腰间的剑,“我只是奉王将军之命,前来查看情况。倒是李将军,不在咸阳好好待着,跑到这前线来,恐怕不合规矩吧?”
“规矩?”李信大笑起来,“现在楚地的规矩,是由我李信说了算!”他突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陈墨勾结楚军,烧毁粮仓,证据确凿,给我拿下!”
李信的亲兵们立刻冲了上来。陈墨带来的亲兵虽然奋力抵抗,但对方人多势众,很快就落入了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