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帝阶惊变阻秘钥 密信残页露焚机

就在这时,李斯匆匆从宫城密道赶来,手里拿着一卷刚从卫真住处搜出的残信,脸色惨白:“陛下!不好了!卫真的住处藏着一封吕不韦的密信,上面写着‘焚书不成,断脉为次’——‘断脉’指的是‘书同文’的脉!他在博士官里安插了另一个内奸,负责修改《仓颉篇》的范本,把秦篆的笔画改成六国旧字的写法,让百姓学错字,慢慢断了‘书同文’的根基!”

“修改范本?”嬴政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目光扫过广场上正在抄写秦篆的百姓,心里一阵发凉——如果《仓颉篇》的范本被改,百姓学的都是错字,“书同文”的大业就会功亏一篑,大秦的文脉也会慢慢断裂,这比烧了典籍更恶毒。

“内奸是谁?查到了吗?”嬴政的声音带着寒意,握着令牌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李斯摇了摇头,手里的残信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密信里没写名字,只说‘内奸在荀卿学派,掌范本修订’——荀卿学派的学士负责《仓颉篇》的修订,有机会接触到范本,而且之前淳于越、郑玄都是荀卿学派,可见卫真的内奸,早就潜伏在学派里了。”

嬴政的目光落在偏殿的方向——陈墨还在昏迷,鲁先生在整理典籍,荀卿学派的学士此刻就在广场东侧的典籍案前,负责给百姓讲解秦篆范本。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下令彻查——现在仪式还没结束,百姓还在广场上,如果贸然动手,只会引起恐慌,给内奸可乘之机。

“李斯,你悄悄盯着荀卿学派的学士,尤其是负责范本修订的人,不要打草惊蛇。”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冷静,“等仪式结束,陈墨醒了,我们再从长计议。‘书同文’的根基不能断,内奸也必须揪出来,但这一切,都要在安稳中进行,不能让百姓再受惊吓。”

李斯躬身领命,悄悄退到广场东侧,目光落在几个正在讲解秦篆的荀卿学派学士身上——他们看起来都和往常一样,耐心地教百姓写“平”“安”二字,可谁也不知道,其中哪一个,是吕不韦留下的、要断大秦文脉的最后一枚棋子。

偏殿里,陈墨躺在铺着软垫的木榻上,眉头依旧紧紧拧着,像是在昏迷中还在和“焚书”“断脉”的危机缠斗。项伯坐在榻边,手里捧着用湿布包好的九叶清鳞草,时不时给陈墨的嘴唇沾点草汁,少年的眼神里满是担忧,却又带着坚定——他答应过陈墨,要守护好文脉,守护好百姓,现在,他要等陈墨醒来,一起揪出内奸,保住“书同文”的根基。

广场上的称帝仪式继续进行,嬴政一步步走上帝阶,接过李斯递来的传国玉玺,阳光洒在他的帝冕上,泛着金色的光。百姓们齐声高呼“始皇帝万岁”,声音响彻咸阳城的上空,学士们的诵读声、秦篆的书写声、百姓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庄严而热烈。

可没人知道,在这看似安稳的氛围下,荀卿学派的某个学士,正悄悄用指甲刮着案上《仓颉篇》范本的“平”字,将最后一笔的“提”,慢慢改成了齐地旧字的“顿”;更没人知道,骊山陵墓的秘藏石门后,除了九转还魂丹,还藏着吕不韦留下的另一卷密信,上面写着“焚书断脉皆不成,沙丘之变待时机”——这短短十四个字,像一颗埋在大秦根基下的毒瘤,预示着一场跨越数十年的危机,才刚刚拉开序幕。

偏殿的榻上,陈墨的指尖轻轻动了动,像是在昏迷中抓住了什么,又像是在和看不见的敌人,做着新的较量。而广场东侧的典籍案前,那个悄悄修改范本的学士,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将修改后的范本,轻轻推到了正在学字的百姓面前。